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上海市致公党员郭建华同轩国际的十年创业路

  1、记者:从2002年发展至今,同轩无疑是成功的。而您从毕业到工作还不到一年即开始创业,您是如何设定创业目标并为之奋斗?期间又经历过怎样的困难?

  郭建华: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年轻人都会有一个创业梦想,我的创业梦想也与大家的都一样。还记得那是2002年初我刚结束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方案创作所实习回到上海同济大学时,在我的老师同济大学古建筑系吴光祖教授的真心支持下,及当时我参与设计完成上海龙华寺入口广场古建筑及新疆西部大厦与无锡新区星洲生态公园方案设计中标的基础上便开始了我的同轩设计企业梦想。其实在同轩成立之初我也已经规划好了未来10年的企业经营路线图,也就是我的十年创业三步曲:第一步是从2002年到2005年要做到三年不倒,打牢基础;第二步是从2006年到2009年要做到团队升级,巩固发展;第三步是从2010年至今要做到品牌提升,全国战略;其实前面的这十年的同轩创业发展我也是基本按照我十年前设定的这三个阶段目标走过来的。

  我在创业一开始并没有设定很大的目标,开始只是想创业成功,公司能够正式的开起来,运作起来,成功的设计几个项目,获得甲方的认可。过去这10年我的目标是公司逐渐壮大与逐渐提高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公司只有几个人,后来变成10来个人,再后来20几个人到现在上海总部这边有80人,四川还有一家有60人的分公司。我只能说我的目标也在逐年的提高,希望能够逐渐做到民营规划建筑设计企业的前50强,前10强这样,逐渐的上升,力争未来十年可以成为中国一流的典范设计企业。

  经历过的困难当然很多了,我想所有自己创业的人全部都一样吧,技术问题,人员问题,管理问题,资金问题,甚至包括自己的时间精力顾不过来等等,都是大问题。现在只能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际的摸爬滚打,自己的承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大的问题也能够从容地去冷静应对。另外,其实,问题的出现和发生,只要不是说会导致公司关门的,我都认为是件好事,它会促使我们从问题和困难中思考、应对和提升,从而防止下一步更大问题的出现。

  2、记者:同轩国际将城市规划设计业务拓展到大半个中国,那它的竞争力何在?与其他公司相比,它的特点是什么?

  郭建华:首先,我们公司有一套完整的以设计项目为管理的工作流程体系,而且我一直坚持参与到最后作品定稿工作中,这一点坚持了十年未变!同轩的今天,从无到有,到今天的规模,我们是成功的!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对城市与建筑的理解,可能还很粗浅,但是下面这两点也是我十多年来的一些经验总结:今天的同轩可以准确把握市场要素,整体统筹产业规划与城市设计,整合各种要素,设计多元化空间,为城市、街区和人创造持续价值,引领城市的创新发展。完成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与景观设计的一体化服务;我们拥有多项国际设计项目案例经验,我们始终秉承科学的城市策划有助于推动从产业聚集到积聚转变的创新理念。我们已成功在成都天府广场中央CBD及石家庄中央商业商务CBD规划实施的基础上认为:城市核心区域功能规划得当的城市才会成功吸引到产业积聚,将产业价值链规划"落地",通过空间立体形态将产业链合理地分布到街区,形成稳固的产业价值链的塔尖产业,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的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我们的设计融合了多个学科,涉及各方利益,为居民、企业、团体、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所关切,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把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整体性设计称之为城市的"大规划"设计理念。这也正是我们参与许多国际设计竞赛成功而不同于其他设计公司的核心优势。

  3、记者:在中国长期负责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您对城市和建筑的理解是什么?

  郭建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从一座座文明孤岛演变成为网络型城市体系,成为经济、金融、文化、创意和科技中心。城市作为一个跨地域、跨国界的综合体,承载着符合功能,其存在的根本是为了满足人们安居乐业和思想交流的需求。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它们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效用。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存在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在有限的空间里建筑形态密集,公私产权犬牙交错。在此基础上推进城市开发,我们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既有旧城改造以重振衰落老城区的重任,又有通过新城建设,引进新的居住、经济和消费业态的使命。我们可以把各种要素及业态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用我们的"大规划"设计方法提出驱动未来城市发展的大思路。我们将在环境友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资源集约化开发和运转为前提下持续参与中国未来10年的城市规划实施。

  至于建筑,世界上有很多的流派、风格、派系、潮流,法式、西式、现代、简约中式等等,目前我国也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许多比较有特色的同时争议很大的建筑,甚至有种说法说中国是世界建筑的试验场。而且,许多城市还在不断的追求这种城市名片、城市形象的东西,很多建筑师也倾向于设计这类型的建筑,渴望短时间出名,渴望迅速受到关注,甚至以致于很多城市忽视了到底值不值得、应不应该建设这样的建筑。

  打个比方说吧,那种明星建筑就像是高级时装走秀台上穿的衣服,不能每个人都穿,也不能每个场合都能穿,我们更多时候需要的其实就是普通好看的衣服,可以居家穿,可以上班穿,可以逛街穿,我们发现很多很炫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师或者设计公司做出来的普通公寓住宅可能未必最舒服宜居。

  我们想做普通漂亮的房子,大家看着都觉得心里舒服,住进去或者在旁边走过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没有那种压迫感,能够融进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街区,在细节上进行斟酌和考量,以细节取胜,让市场评判。

  4、记者:对于同轩国际未来十年的艺术创作之路,请你谈一下你的理解?

  郭建华:艺术的本质是提倡个性和创新,是用最简单的视觉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美学思想和体现最具实用的价值。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亦归属于艺术创作,所以我们理应去张扬个性和创新。同轩国际通过规划、景观、建筑形式的创造,给了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贯彻"具有鲜明审美情趣和艺术气质,注重用原创艺术感染力引导人们在丰富的精神层面进入自由空间"的原则,中国的设计艺术正在不断吸收全世界的优秀艺术价值观,同时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放进去,从而形成日益被世界认同的中国设计艺术价值观。中国儒家推崇人与人之间的"",道家探究人与自然的"",释家追求现世与来世的"",中国的设计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共性由此增加。在未来的十年中,同轩国际继续用艺术家的智慧参与城市设计,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在创新艺术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视觉语言向大众传播,开创中国城市规划、景观和建筑设计的新纪元!

  5、记者:你们是怎么开展一个新项目的设计构思的?设计灵感是从何而来?

  郭建华:"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们规划一座新城市,我希望人们在新的城市里找到时尚的理想生活及人与社会的共性价值;当我们设计一幢建筑,我希望人是可以与建筑自由对话的。我们在同轩参与的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是一次全新对话的开始,也是一次创新的好机会。初始的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让团队的每一位设计师加入讨论,要完全理解这个项目,并沉浸其中。当你完全沉浸其中并对项目的因素、条件和独立性了解的足够多,寻找出一种与特定的场所、功能和社会相适应的东西,你开始在脑海中勾勒蓝图,这时候你可以开始你的设计了。

  6、记者:同轩国际提出的"未来有机设计"是什么意思? "核子建筑" "有机生长的城市"是否可以构建新的未来城市体系?

  郭建华:今天我们几乎被人造物品所包围,我们设计出的建筑这些看起来很自然的东西其实都是"非自然的",可触碰的自然被减小到了最低的范围。我们的设计可以做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我们认为好的建筑应该是有弹性的、生态的,在每个细节上的处理都总能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通过精心的选择材料,然后用令人自豪的建造技术,最终完成。使用者会发现在这样的建筑中所有的需求都被完美地考虑了。好的建筑所考虑的是自身材料和结构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老化、改变,但这使它们看上去更好,整个建筑处于不断成长的进程中。

  世界全球化,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对资源消耗加速担忧的加深,设计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到来,我们将保持对有机建筑形式的不断探索。在未来你将看到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文化融合;全球化的市场将会造就新一代全球化的人;人们将寻找新的生活理念与方式,城市化会继续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农村演变为城市,寻求新的生存意义。

  未来有机设计中,我们会把传统的建筑学概念与生物科技这种新的革命性的技术相结合,把更多可生长的兼容设计的时代与包豪斯(Bauhaus)的工业辅助设计时代相提并论。"建筑"看起来可能像自然中收集事物的信息,形成主观信息的结构,这就叫做"核子建筑"。以这些大量信息为基础来完成按要求达到最大生长尺度,这就叫做"生长的城市"。我们不是将之生产出来,而是让它自我生长的;人们可以与建筑对话,在未来的有机设计中像城市这样的巨大人工结构也会从一颗种子开始生长。

   7、记者:上海市政府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你作为浦东新区的中国致公党代表是如何看待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郭建华: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迫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必须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上海是世界城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承担着"四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必须在率先推动发展转型上实现重大突破,对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990418 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开发浦东,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浦东新区经过22年的发展,从以基础开发到以基础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到目前的以功能开发为主阶段,形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世界级浦东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是国家资本和国际先进生产力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大型城市再城市化的有力尝试,承担着中国经济发动机的新角色。

  浦东新区即将进入新的服务经济时代,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未来5-10年将逐步实现从消费升级向"消费革命"转变。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这一现实和挑战,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有效缓解城市产业结构从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问题,加强各级合作,全方位创新城市人居环境科学规划,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手段。

  吴良镛先生曾指出:"人居环境科学是一次思想变革,是酝酿中的科学革命,是一次社会运动,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建筑与相关学科方面的觉醒。"

  8、记者:对于同轩国际,您的理念是"要成为有责任的企业",请具体阐述一下,如何成为?例如参与汶川地震赈灾等。

  郭建华:从社会层面:我们要"公证,包容,责任与诚信"。从企业层面:我们要"科学决策,稳健经营,尊重人才,持续发展",全力拓展同轩国际的全球市场规模,提供具有唯一性的国际创新设计产品。我们所坚持的是在创新与常规中取得平衡,敢于追求未来格局。我们处事严谨低调,融合精湛技艺与原创动力于一体,实现同轩与社会的价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力争在2020年前成为中国的典范国际设计企业。

  从个人层面:其实和我做人的宗旨是一致的。我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在满足了自己最初的温饱和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后,追求什么呢?还是想要再反哺社会的,这样子自己也才会觉得有成就感,有被社会重视的感觉,有能够做一点事情后的责任与快乐。

  我们目前做的还不太多,在四川仪陇老木乡捐建了一所同轩希望小学,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捐了约十万元的钱及物资,也参加了都江堰虹口乡的灾后援建产业规划,绵阳北川灾后重建中的医院学校设计等等。我想,随着同轩公司实力和能力的增强,我个人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多。一个是,首先让我们的员工的生活过地更好,另外一个是给社会上,特别的贫困偏远山区的孩子做一点事情,因为他们真的是出生就比在城市里的孩子少很多的机会,比较不容易出头、成才或者说过上比较理想的生活。这份社会责任与义务我想可能是我、我们公司今后会参与和支持的重点。

  最后我想归纳成这么一句话:"使命感与责任感并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并存。同轩国际十年来不仅仅是城市的建设者,更是兼具激情、梦想、责任与奉献品质的秉持者,是能够为中国城市建设未来十年、二十年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担当者"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