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上海市致公党员秦伟探索慈善服务新模式

     家有闲置物品,扔了可惜,不扔又占地方,如何处理?今年7月中旬,沪上首个全新打造的升级版慈善超市——我爱我家公益社将率先在杨浦区控江街道试运营。脱胎换骨后其功能将转换为一个公益平台,学校、社区、企业想要搞义卖、公益互动活动,统统可以在此打擂台。

慈善超市2.0版功能更强大

  上海我爱我家社会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秦伟曾对上海多家慈善超市进行调研,发现缺乏市场化运作是目前慈善超市唯一瓶颈。“主观能动性缺乏,从而导致慈善超市慈善商品品种不多,无法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大众化公益,单门店运营造成运营成本过高,也是无法延续经营因素。”

  为何不开一个慈善超市2.0版呢?采取连锁化运作,解决慈善超市定位不清、经营不善的窘境。酝酿许久,带着自己的想法,秦伟与沪上多个街道洽谈。最终,控江街道与其一拍即合,希望共同试水打造一个全新的升级版慈善超市。超市位于靖宇南路上,在即将开张的控江街道生活服务中心里占有一隅之地,面积仅为约60平方米

  在秦伟的蓝图里,它将是一个全新的公益交互平台:即以闲置物品捐赠为基础,通过社区居民购买、企业捐赠等形式集成社区爱心,开展定向捐赠,并保持过程透明化。而超市将采取市场化运作,让更多有价值的商品在爱与被爱之间低碳流通,挖掘商品价值利用最大化,用利润来回馈公益。在发展后期,则将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不断降低运营成本。

  捐物者可获积分,可以物易物

  在升级版的慈善超市里,居民捐出物品,将获得志愿者积分卡,捐的物品按种类、市场价获得不同数量的爱心积分。今后,居民想要到慈善超市里淘淘价廉物美的商品,便可以通过使用积分卡,用积分抵扣一部分现金的方式操作。

  当然,对于回收的二手物品,也会有要求,比如破的不收、内衣不收。如果物品太多,将会暂时储藏在仓库里,或者与其他连锁店互相调剂。

  除了居民捐赠的物品,我爱我家公益社还会引进一批企业捐赠的闲置物品,另外自行采购新的商品。由于食品的利润较低,该慈善超市里主要售卖的是过季的商品,以日用品、服饰等为主。其价格根据大卖场或者淘宝上的价格作为参数。旧衣服则可以以5~10元的甩卖价出售。秦伟透露,“如果物品价值比较高,不舍得捐出,则可以采取寄卖的模式,成功后超市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居民还可以选择免费以物换物的方式,我们会帮忙配对。”

  有意思的是,为了吸引人气,届时我爱我家公益社还会开发信息平台,通过蓝牙发布信息,在超市周边500内逛的路人手机可以收到蓝牙信息。同时,公益社还会通过社区将慈善超市的信息广而告之。

  以超市为平台开展公益活动

  在秦伟心目中,并不想仅仅将慈善超市作为一个固定场所,而是希望将其盘活成一个公益平台。今后,他们将分别与学校、社区、企业联手。慈善超市将联系周边小学,提供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大学资源,安排大学生周末参与志愿者服务。慈善超市还将在社区内开展每月一次以物换物跳蚤会;征集社区志愿者加入超市;开展每月一次节能环保比赛;每季度刷新公布爱心捐赠居民名单。

  此外,还将每月邀请一家公益组织展示公益行动;每月深入社区开展大型公益“欢乐集市”活动。超市还可以拥有信息发布的功能,如发布社区捐赠信息、发布社区帮困信息认领、发布企业公益行动信息、发布公益活动信息和公益项目认领。并在每月开展一次便民服务。

  由于超市的性质是公益的,里面的工作人员将优先安排杨浦区内贫困家庭失业人员,优先安排贫困家庭人员和社区退休人员参与志愿者工作;还将为应届毕业大学生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提供毕业生面试技巧培训。

  与所有的慈善超市一样,我爱我家公益社将起到援助困难家庭的职责,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提供生活必需品,提供心理辅导,提供圆梦关爱行动,对社区困难家庭发放优惠卡、实行购物优惠政策。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控江街道主任杨茵喻,她表示,如果公益社运作得好,未来还会考虑奖励性质的补贴。秦伟告诉记者,公益社每月将通过街道发放给社区每户困难家庭220元的免费购物券,用于购置慈善超市内的衣物。今年,他们打算开3~5家升级版慈善超市。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