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红霞,女、致公党四川省委直属工委党员、致公党四川省委社会服务积极份子。现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圆梦之旅”无障碍爱心联盟和中国残疾人旅游同业联盟发起人、中国肢残人协会无障碍委员会督导员、成都市成华区政协委员、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四川依然圆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依然旅行社总经理。
“喜欢折腾,永远在路上”,1979年出生的她,外表像淑女行为像爷们,性格温柔、拥有正能量、喜欢挑战、愿意承担、做事认真坚持,是熊红霞留给每一个熟识她的人的共同印象。
面容柔美而谈话间又渗透着洒脱和豪气,超级自信、阳光、乐观,你站在她身边会被她的激情、阳光豁达感染,感觉有个小太阳温暖着你给你力量。
她一直追求挑战和突破,力争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她坚信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希望“生命如花绽放”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释放自己的能量,将潜力发挥到极限,觉得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因此即便在解决了自己的工作家庭问题后,很多人觉得该做减法和享受的年纪她却做起了加法不肯放过自己,她怀着不断完善自己的目标,选择在35岁的年纪利用工作之余读研。在研究生期间,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她从来都不松懈,每天早上6点便起床看书,每天晚上也会抽时间看专业书,工作和学习都在不停地进步。目前,仍在努力准备博士入学考试。

缘起.一次善举与助残公益结缘
记得一个冬天,成都肢残朋友通过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廖国龙理事长找到她,说他们想去九寨沟旅游但是却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他们,希望她为他们圆一次走出家门的梦。在此之前,她每年都会和朋友做些助学的小公益,当听说残疾朋友的要求后,对于做了十几年旅游和拥有一家旅游公司的她当时被残疾朋友们的故事和艰难打动了,根本没考虑就答应了残疾朋友们并且可以做次半公益活动,让他们先报名。在她印象中好像就小时候在街上见过残疾朋友,后面的生活中很少见到残疾朋友,认为这个群体的人不多应该不会有太多去九寨沟也没什么难度。
没想到在第三天就接到残疾朋友电话说已经报名快有300人了,这个消息让她大吃一惊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残疾朋友报名,于是决定人数定在了300个名额后面不在接受报名。为了谨慎起见,她带了个残疾朋友一起去九寨沟,以残疾人的角度去丈量九寨,虽然去过多次九寨但此次则不同寻常,背负一项特殊的使命:考察残疾朋友旅游路线。随着考察的深入,倍感此次任务的艰巨,路线、景点、酒店、公共卫生场所等等,她发现对健全人来说吃喝拉撒等顺理成章的事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却感觉举步维艰。一个小小的台阶对他们来说就是珠穆朗玛峰,他们的生活有时就是一面窗走出去呼吸下窗外的新鲜空气都是件困难的事儿,更不用说旅游了,如果没有人组织、没有成熟的旅游残疾旅游线路,残疾人是无法自行出门旅游的,她一直是个很乐观的人,每次去九寨沟都是非常开心的,而那一次她流泪了,觉得残疾朋友们太不容易了。考察回来后她被另外一件事儿又震撼了,因为名额已满,洪雅东岳村的一名残疾朋友周明芬不停的打来电话苦苦请求给她一次走出家门的机会,说她20年没有走出家门了,为了核实情况是否属实,熊红霞和同事专门开车去了洪雅周明芬家中,才了解到周明芬20岁那年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瘫痪后整整在床上躺了15年前几年才有个轮椅,她一见到熊红霞她们就哭说已经20多年没有出过家门希望给她个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熊红霞再一次的流泪了。
这次公益活动,熊红霞自己赞助了将近10万现金让300名残疾朋友走出了家门,活动当天很多人哭了,活动结束后熊红霞收到上百条残疾朋友发来的信息主要是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感谢您!如果不是您的帮助我几年(十几年)都没走出过村里(小区)”,另一个内容是:“感谢您,因为您的这次帮助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跟大家接触后让我走出了心理阴影”。这些信息让熊红霞很震撼,虽然这次活动整个团队非常辛苦付出了很多,但没想到会为残疾朋友带来如此的变化。

坚定.帮助残疾朋友圆梦走出家门
后来,越来越多的残疾朋友找到她寻求帮助。通过多次的公益活动她发现,旅行活动不仅可以让残疾朋友走出家门走出心门,甚至在教育、婚姻、康复、就业等方面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非常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康复。
通过调研的同时她发现,其实只要健全人给他们提供小小的帮助就可以解决这些对他们难于上青天的的问题,比如一个小小的坡道或者一个简单的扶手。如果他们生活时无障碍的,他们就不需要被背、被抱、被抬,无需别人帮助就可以有尊严的出行。而事实上很多商家、企业、酒店、餐厅、景区等是愿意为他们提供无障碍环境的,只是大家普遍不知道残疾朋友有这个需求,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进行无障碍改造。加上残障人士行动不便和信息闭塞没办法为自己的需求发声,“不是不人道,只是不知道”。
通过和残障朋友们的长期接触,她被他们深深的感动了,于是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点事情,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帮助他们走出家门,推动无障碍的发展。这个想法得到团队成员和众多有人的大力支持,先后发起成立了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圆梦之旅无障碍爱心联盟。她希望通过公益、市场、学术、媒体、政府、残疾朋友六方联动,共同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发展,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家门。
在2014年至2015年她带领四川师范大学校研会的同学和她公益组织的团队,先后组织了“第一届三百残疾人圆梦九寨”、“百名盲人看草原”“无障碍体验活动”“残健同行.爱心壹加壹”“残疾朋友大型相亲活动”“首届全国无障碍旅游发展论坛”“帮扶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首届全国残障人士专列无障碍调研”等多次大型公益活动,帮助了几千名残疾朋友走出家门。相关活动被中国旅游报、新华社、中新网、央广网、中国残疾人杂志、中国慈善公益报、国际在线、四川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报道并转载。
为了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无障碍出行,2015年11月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有关无障碍旅游的学术专著《残障人士的入华史及其发展》。该书试图从不同学术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我国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与社会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揭示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社会管理的现状、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开深入探讨。本书在对残障人士实际需求分析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的动机及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反映了我国当下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及社会管理机制的某些创新成果,提出了有一定理论建树和应用价值的观点与主张,提出的建议可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熊红霞一直觉得公益慈善事业和企业一样,不能仅凭爱心和热情更需要专业,需要把情感转化为理性,个人的力量转化为组织和系统的力量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她正在实践和探索的。自从她去年加入致公党组织以来,积极参与并支持省委会的社会服务工作。主动推进省委会和各级致公党组织与相关单位合作,举办了包括“有爱无碍,推动无障碍”的大型助残公益活动、邀请党内爱心企业家和志愿者参加2016年“双创助残·共创未来”四川省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主动承办省委会举办的致泸合作“十百千”工程技能培训班,并正与省委会共商创办“致公圆梦大讲堂”活动。
未来,她将自己看成一根线把更多得爱心人士爱心串起来,通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传递正能量,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推动无障碍的发展!


熊红霞公益历程有关情况介绍:
2014年12月16日至19日参加了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民政厅举办,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2014年四川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班”
2014年5月参加由中国肢残人协会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肢协无障碍委员会督导员培训,获得中国肢残人协会颁发的督导员证书
2015年6月23日至27日参加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交流会暨省级协会主席培训班的培训
2015年8月被选为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发起、四川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的15位“天府伙伴”项目,此项目主要想通过一年的时间专业打造一批四川公益界的青年领袖对四川公益起到引领作用。
2015年9月带领团队设计的《成都无障碍手册》项目参加中国第四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获得全国金奖
2015年1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有关无障碍旅游方面的学术专著《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的入华史及其发展》
2016年1月11日-2016年1月13日参加由成都市民政局主办的“社区营造”培训
2016年1月16日-2016年1月17日参加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被邀请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
2016年3月 所创办的公益组织被四川省妇联评选为“三八红旗集体”
2016年3月承接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2016年度《四川省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发展的调研与对策建议》课题
2016年6月21日参加四川省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商儒企业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16年四川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天府大讲堂”第一期《世界经济大势与中国经济展望》
2016年7月3日--8日作为四川唯一社会组织代表参加由民政部办公厅选为全国性公益组织慈善类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并参与为期一个礼拜的培训
2016年8月 带领团队设计《成都无障碍手册》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四川赛金奖
2016年8月 带领团队设计《圆梦无障碍出行》项目获得首届“天府益周”创新大赛金奖
2016年10月成都市科技局2016年科技惠民研发项目《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应用模式研究与应用》负责人.
2016年11月 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由残疾朋友做的掐丝唐卡作品《白度母》荣获三等奖、圆梦轮椅舞蹈队表演的《烟火里的尘埃》荣获优胜奖
2016年12月 带领团队设计《成都无障碍手册》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大赛阳光助残金奖
2016年12月 创办的组织被四川省妇联评委“优秀巾帼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