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西欧五国的残疾人康复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有感
今年9月,我有幸随浙江省残疾人康复设施考察团赴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以及意大利等西欧五国考察访问,短短12天内行程2000余公里,走访13个城市,走马观花、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这五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我特别留意一些与我本职工作有关的残疾人康复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仔细参观了各类残疾人康乐设施,也详细了解当地残疾人生活和工作情况。
这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使我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并对欧洲国家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以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所到的这西欧五国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都实行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残疾人从政府那里能得到足够衣食需求的各类补贴,享受免费公费医疗服务。像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残疾人的住院和治疗,肢体残疾人假肢的装配,耳聋患者的助听器的验配等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有些慈善组织还为盲人配备导盲犬等。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积极创造条件,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残疾人参与社会提供方便。譬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立法规定,盲人乘车免费;残疾人优先进入公园、各种博物馆、体育馆、车站等场所,不用排队等候。电影院和剧院的第一排最好的位置总是为残疾人保留着。对于耳聋患者,在电影院、剧院以及音乐厅还建有感应线圈,方便耳聋患者戴上特制耳机,欣赏表演。在公共停车场,有特意划出来的专供残疾人停车的车位,如普通车辆占用的话,会被高额的罚款。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福利事业高度重视,再加上这五个国家都是老牌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所到之处,无论是最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公园和博物馆等各类大型公共活动设施,还是在一些古老的建筑如教堂等(在不影响它的外观和基本结构的同时)都修建了完备的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扶手、盲道、盲人指路牌等。并配备了轮椅车、升降台等专用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公交车辆上有残疾人的专用座位,在机场、博物馆等一些公众设施,有工作人员或义工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人道主义”的理念。
残疾人康复设备和无障碍设施的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家们的重视。我参加的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2004年度国际残疾人康复设备展览会,有欧美各国大小70~8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残疾人康复设施和器具,其中有些设备和器具的设计和构想之巧妙令人叹之。在世界上最大的假肢生产商—-德国奥托博克公司的展台上,摆放着设计精巧的各种能满足各种残疾人使用的假肢和器具。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很难相信公司推出的带有电脑芯片的新型电动假手,它能轻松举起5公斤的哑铃,同时也能轻轻捏住装满半杯水的纸杯子(用力恰好,没把杯子捏扁),并慢慢倾倒。更不用说他们公司制作的假肢能参加跑步、骑车、滑雪、踢球等各种体育活动。据介绍很多残疾人奥运冠军就是使用他们生产的假肢夺冠的。在另一家德国公司的展台上,展出了为老年人、残疾人专门设计的整套厨房设备,所有的厨柜都带有升降装置,一些厨具带有方便老年人或肢体残疾人助力的装置。在一家丹麦公司的展台上,我看到有一套卫浴设备,其中的台盆带有升降装置,坐便器和淋浴器设计巧妙,能方便肢体力量不强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操作。另外,在展会上,还陈设着方便残疾人娱乐的各种游戏和运动器械,使人大开眼界。残疾人康复设备、假肢以及各类残疾人器具的生产也有商机和丰厚的利润,这从很多公司前来参展可见一斑。说明了残疾人康复设备、器具以及无障碍设施也是有很好市场价值的商品。
在这次考察访问2000余公里行程中,所到五国无论城市或农村地区蓝天白云,青草绿地,河水或海水清清,没有污染,生态环境保护得十分良好,人们都十分自觉维护环境。同时,所接触到的无论是政府官员或一般工作人员如司机、店员等都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工作认真负责。譬如,全程陪同我们并负责开车接送的司机德国人安德列斯先生连续12天每天准时开车,按时休息,严格遵守工作合同的约定。在路上遵守交通规则,礼貌行车。在城市或乡村,家家户户门口整洁,窗口装饰着鲜花,路上绝无有人随意吐痰扔垃圾(不过有一个例外,在意大利罗马等一些城市,街上到处乱扔烟蒂,是否与拉丁民族随性自由的个性有关)。在一些博物馆、公园等公众活动场所(包括在公路上行车),人们自觉排队,绝无抢先加塞,并能礼让和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相比之下,尽管经过改革开放这20几年的奋力发展建设,我们城市在硬件方面的建设已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毫不逊色,但是在人的素质教育等软件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够并亟待加强和完善。任重而道远,感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骆建樑)
这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使我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并对欧洲国家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以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所到的这西欧五国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都实行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残疾人从政府那里能得到足够衣食需求的各类补贴,享受免费公费医疗服务。像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残疾人的住院和治疗,肢体残疾人假肢的装配,耳聋患者的助听器的验配等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有些慈善组织还为盲人配备导盲犬等。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积极创造条件,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残疾人参与社会提供方便。譬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立法规定,盲人乘车免费;残疾人优先进入公园、各种博物馆、体育馆、车站等场所,不用排队等候。电影院和剧院的第一排最好的位置总是为残疾人保留着。对于耳聋患者,在电影院、剧院以及音乐厅还建有感应线圈,方便耳聋患者戴上特制耳机,欣赏表演。在公共停车场,有特意划出来的专供残疾人停车的车位,如普通车辆占用的话,会被高额的罚款。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福利事业高度重视,再加上这五个国家都是老牌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所到之处,无论是最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公园和博物馆等各类大型公共活动设施,还是在一些古老的建筑如教堂等(在不影响它的外观和基本结构的同时)都修建了完备的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扶手、盲道、盲人指路牌等。并配备了轮椅车、升降台等专用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公交车辆上有残疾人的专用座位,在机场、博物馆等一些公众设施,有工作人员或义工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人道主义”的理念。
残疾人康复设备和无障碍设施的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家们的重视。我参加的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2004年度国际残疾人康复设备展览会,有欧美各国大小70~8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残疾人康复设施和器具,其中有些设备和器具的设计和构想之巧妙令人叹之。在世界上最大的假肢生产商—-德国奥托博克公司的展台上,摆放着设计精巧的各种能满足各种残疾人使用的假肢和器具。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很难相信公司推出的带有电脑芯片的新型电动假手,它能轻松举起5公斤的哑铃,同时也能轻轻捏住装满半杯水的纸杯子(用力恰好,没把杯子捏扁),并慢慢倾倒。更不用说他们公司制作的假肢能参加跑步、骑车、滑雪、踢球等各种体育活动。据介绍很多残疾人奥运冠军就是使用他们生产的假肢夺冠的。在另一家德国公司的展台上,展出了为老年人、残疾人专门设计的整套厨房设备,所有的厨柜都带有升降装置,一些厨具带有方便老年人或肢体残疾人助力的装置。在一家丹麦公司的展台上,我看到有一套卫浴设备,其中的台盆带有升降装置,坐便器和淋浴器设计巧妙,能方便肢体力量不强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操作。另外,在展会上,还陈设着方便残疾人娱乐的各种游戏和运动器械,使人大开眼界。残疾人康复设备、假肢以及各类残疾人器具的生产也有商机和丰厚的利润,这从很多公司前来参展可见一斑。说明了残疾人康复设备、器具以及无障碍设施也是有很好市场价值的商品。
在这次考察访问2000余公里行程中,所到五国无论城市或农村地区蓝天白云,青草绿地,河水或海水清清,没有污染,生态环境保护得十分良好,人们都十分自觉维护环境。同时,所接触到的无论是政府官员或一般工作人员如司机、店员等都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工作认真负责。譬如,全程陪同我们并负责开车接送的司机德国人安德列斯先生连续12天每天准时开车,按时休息,严格遵守工作合同的约定。在路上遵守交通规则,礼貌行车。在城市或乡村,家家户户门口整洁,窗口装饰着鲜花,路上绝无有人随意吐痰扔垃圾(不过有一个例外,在意大利罗马等一些城市,街上到处乱扔烟蒂,是否与拉丁民族随性自由的个性有关)。在一些博物馆、公园等公众活动场所(包括在公路上行车),人们自觉排队,绝无抢先加塞,并能礼让和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相比之下,尽管经过改革开放这20几年的奋力发展建设,我们城市在硬件方面的建设已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毫不逊色,但是在人的素质教育等软件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够并亟待加强和完善。任重而道远,感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骆建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