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旅欧散记
  江苏 周志成
  2002年夏天,赴欧洲作业务考察,途经法、意、奥、德诸国。其间,所见颇丰,感受颇多。
  一
  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坐火车向北行三个小时,便进入了奥地利境内。奥地利是个多山的国家,阿尔卑斯山脉自西向东绵延在境内。火车由平缓的意大利波河平原进入了曲折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区,地形的突然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被森林覆盖的山峦。在到达维也纳五个小时的行程中,这绿色的山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就这样随着火车的奔驰,蜿蜒不尽地展现在你眼前。
  沿途,不时可见一片片别墅依坡而建,一栋栋精致的小木屋星星点点地散落在不远处山簏的绿丛中。看不到一块裸露的土地。每家每户的窗户和阳台概无例外地装饰着五彩缤纷的鲜花。红瓦、白墙、鲜花、绿树,这分明是一幅画。而且,这幅画比我在任何画廊里见到的同样的画更生动,更鲜活。
  傍晚时分,你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和狗在嬉戏,有的女主人在泳池里悠然地游泳,而有的则一家大小围坐在院里的小桌旁吃着喝着,同时观赏着隆隆而过的列车,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道风景,看着他们心满意足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秀美,面对这样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景,你不能不为这人与自然最完美的结合发出由衷的赞叹。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许多山头就没那么幸运了。长年累月开山炸石使许多山头变得残缺不全,看了让人心痛。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人类理应十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才对。但愿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山川绿起来、美起来,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
  二
  意大利的皮具远近闻名,尤其是高档女包,不仅款式新颖,而且做工精细,选料考究,当然价格也不菲。一般说来,名牌包都要卖到300欧元左右一只,如VALENTINA。次一点的牌子也要卖到100多欧元,如BLASLA。
  原以为这样的高档包只有意大利人或法国人什么的才能做,心想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技术。殊不知,有些名牌包正出自我们同胞之手。
  在佛罗伦萨,有一千多家华人工厂,那里聚集着大约上万名华人。像这样高度集中的华人厂区在国外是很少见的。走在厂区里面,很难有身在异国它乡的感觉。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经在这里经营了一二十年,有的已是第二代,甚至有了第三代。大多数工厂都在做包,并以女包为主。而且基本上生产低档次的廉价包,最便宜的一只包只售2欧元。由于价格低,销路倒也不错,所以生产都挺忙。每周五天工作,每天都要做12小时以上。有时连休息日都得加班。所谓工厂,准确地说应当是车间,是由标准厂房分隔而成的,面积大多只有几十平方米,一家挨一家,之间没有墙壁,仅用半人高的隔档象征性地分隔开来。工厂既然这么小,厂里的工人也就不会多,一般都是几个人,而且都沾亲带故的。做高档包的厂家就不在他们中间,我走访了两家,他们都在离佛罗伦萨20公里的卫星城普拉托郊外单独租用厂房,面积都有近300平方米。一家专做VIVIENNE
WESTWOOD品牌包,这是一家英国公司的牌子;另一家则做LANCEL,这是法国名牌。我看到,每道工序是那样认真,那样一丝不苟。正如他们所说,他们就是凭着这种认真劲儿和精湛的技术才赢得了这些名牌公司的信赖的。
  三
  欧洲语言复杂,到意大利要用意大利语,到了奥地利、德国则要用德语,法国用法语、西班牙用西班牙语……而且本国居民大都只会说母语。因此语言沟通往往成了一大障碍。现在,申根协议给人们在欧洲国家旅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只要获得一国的签证,便可以在协议其他国家畅通无阻。欧元的成功发行也使人们一劳永逸地免除了在欧元区十二国旅行的外币兑换之苦。这不能不说是欧洲乃至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的创举。我想,要是哪一天,欧洲有一门统一的语言该多好!可是,要有一门为欧洲各国人民所接受的语言又谈何容易。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国外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一次在威尼斯,因为车票上有点疑问,想弄清楚,无奈用英语站上职工听不懂,而意大利语我们又不明白。正在这时,我看到一位意大利姑娘用流利的英语为一位法国旅客指点迷津。我们上前请她帮忙,她热情相助。末了,她问我们从哪来,当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时,她激动地用汉语说:“我也是学中文的,我是威尼斯大学中文系四年级的学生,今年七月就毕业了。”这位姑娘的中文名字叫白蕾,她到过中国,但没到过南京。我们邀请她下次来中国一定要来南京,她爽快地答应了。最后,我们合影留念,互留地址,相约再见。
  这使我想起了1994年,我随省政府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在布加勒斯特参观新建的议会大厦时,没有想到,给我们当翻译的罗马尼亚小姐茜尔维亚竟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异国它乡遇校友,我们都别提多高兴了。
  这次在德国海德堡的一个古迹,我们还遇见了一位海德堡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她告诉我们,她前前后后已经学了八年中文了。
  在有的景点,设有电子导游机,把它挂在脖子上,它可以随着你位置的变化,在荧屏上自动显示相关的解说词,在海得堡的一个古堡,就有这样的中文机。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当我办完登机手续,经管道式的自动扶梯上到候机大厅时,耳边忽然响起了汉语广播声,提醒旅客注意,从巴黎飞往上海的CA950航班开始登机了。当时,心里感到特别的亲切和自豪。
  四
  在任何火车站都可以买到从其他站出发的火车票,这给你的旅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购票有时却让人烦恼,尤其是在意大利,那里不仅人多,而且卖票速度特慢。旅客买倍己茏跃醯赝嗽谝幻紫咭酝馀哦樱拖裨谝腥∏谎S幸换卦诼蘼砘鸪嫡荆苏叫∈辈虐哑甭虻剑仪懊娼鼋鲋挥卸锤鋈耍液糜辛礁龃翱谕痹谑燮薄
  其实,在你买好票的同时,你还会得到一份时刻表。这份时刻表是专为你提供的。因为车票上一般都没有车次,只有到站。所以,当你要明天上午九点左右去某地的票,售票员就会将九点前后约三四个小时这一时段内出发的列车的时间、终点站以及站台号打印出来,供你选择,你可以乘任何一趟车走。而且,除了当日票外,预售票两个月内有效,你尽可以从容行事。买卖双方这样一商量、一讨论,这票卖得也就快不起来了。
  如果你不愿意排队,你也可以在自动售票机上自助服务。类似这样的自助服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比如,上车前,你必须自己到月台附近的检票机上去检一下票;乘地铁的时候,上下车必须你自己打开车门;大部分地铁站都没人卖票,必须自己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乘公交车下车前必须在后门处按下按钮,否则,司机见站上没人上车就会把车开过去;有的地方过街要按按钮,到时候绿灯才会亮……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德国火车站的自助行李寄存服务。退了房,旅馆一般就要求你把行李拿走,如果离开车还有几个小时,想到个什么地方去转转,那拎着大包小包就很不方便。那时候,你就可以将包寄存在火车站的寄存箱内,花两个欧元,就可以锁上箱子,取走钥匙。回头再打开箱子,取出行李,钥匙就留在上面,等到下一位投了钱才能再将钥匙拿走。
  我想,要是有心术不正者将钥匙复制了怎么办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隐患,幸好,我们没有遇上那档子事儿。没想到,到了海德堡,我们所担心的事在那儿却解决了。那里的行李寄存采用了密码的方式。行李放进去,关上门投入硬币,随即就会打印出一张条子,上面有一个密码,回头按这个密码门就啪的一声打开了,你看,多省劲,多省心!
  在欧洲,一般人对与己无关的事绝不答理。一次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火车站,同伴在购票,我在一旁看管行李。转眼之间,我忽视发现在我面前的地上有一件皮衣,离得是这样近,几乎就在我脚跟前,而且是这么突然,就像是变戏法似的。不知道是谁掉的,也没有人来取。我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是自己的。来来往往的旅客一个个视若无睹,绕它而过。没有人看,没有人问,没有人捡,没有人管,简直就像没有这回事!相比之下,倒是我这个外国人在干着急。最后,总算过来了一位员工,我告诉她怎么回事,她面无表情地将它拿走了。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后来我想,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或陷阱!就像国内常报道的走路捡着钱包的故事那样,当你走着走着,忽然有一只钱包之类的东西掉在你面前,你如果出于本能捡起了它,麻烦就会接踵而来。我庆幸自己始终没有去碰它,否则会不会也掉入这“皮衣陷阱”中呢?
  但这不是说欧洲人就没有一点人情味。相反,很多人都是乐于助人的。一次在罗马的一个地铁站,我们怎么也无法从售票机上买出票来。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急得直冒汗的时候,排在我们后面的一位年轻女士主动上来为我们排忧解难,在她的帮助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还有一次在德国的温茨堡,我们正在一座桥边照相,这时过来了一位德国小伙子,也不问我们懂不懂,上来就是一通德国话。说什么呢,不知道,搞得我们一头雾水。这小伙子还挺有耐心,边说边比划,啊,终于明白了,原来,他问我们俩要不要照个合影,他可以帮我们照。原来是这样!我们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这么善解人意。类似这样的事还遇到很多。比如,有一次我和同伴正在路上走着,这时,一位刚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折回到我们身边,问我们是不是去前面那个城堡。我们说没错呀,他说我们走错了,应该穿过地下通道走另一条路。这时,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动,多好的年轻人啊!从他们主动、热情的言行我看到了他们身上那可贵的道德素养,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应当具备的品质吗?
  六
  巴黎的香水因其品质纯正、香味隽永而深得世人的青睐。差不多每一个到巴黎的人都要去光顾一下那闻名遐迩的香水店,而香水店在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你不经意间就走了进去。店里的香水几乎都可以免费试用,而且还准备了细长的硬纸条,你可以将香水喷在上面试试味合不合适。你也可以直接喷在衣服或皮肤上试。总之,你可以任意挑任意选,而且,“总有一款适合你”。
  说到香水,就不能不提到位于香榭里舍大街上的那家巴黎最大的香水专卖店。当你迈进店堂,只见成千上万的香水瓶按女用和男用分列两侧。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将整个店堂装扮得琳琅满目,乍看去,真让人眼花缭乱。而弥漫在空气中的各种香水味掺和在一起让你分不清这味那味倒底是什么味,最后只剩下一种味——香味。
  除了香水,巴黎还有一样东西很有名,它在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那就是——狗屎!记得我第一次去法国,那是1981年,当我刚走出戴高乐机场的门厅,迎面见到的第一样东西便是地上的一堆狗屎。这堆狗屎把我对巴黎刚刚才有的一点美好的印象在刹那间破坏得一干二净。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巴黎的狗屎始终不减。这次在巴黎十三区的一家中餐馆和友人一起聚会,从饭店出来,若不是友人高声提醒,我准一脚踩中“地雷”了。所以当你走在巴黎街头,千万别只顾抬头看光景,一定要时时注意脚下那一颗颗“地雷”。
  其实,巴黎市政府为治理令人头痛的狗屎污染,也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早在二十年前,就见到不少告示牌,上面有文字,有图画,提醒狗的主人该怎么做,但收效甚微。直到今天,狗们该拉照拉,狗主们照样对狗们的“身外之物”不管不问。看来,巴黎的狗屎决意要与流芳百世的香水一起遗臭万年了。
  七
  在德国海尔布隆,我们住在一位德籍华人朋友家中。十一年前,朋友携子从南京移居德国。其间,他们数度回国,此次见面距他们上次回国也已相隔七、八年了。变化最大的,当是朋友的孩子。出去时,他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可如今已是个十七岁的大男孩了。颀长的身材,白净的脸庞,一头乌发下一双明亮而又腼典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让人一看到他就会喜欢上这位英俊少年。记得在1994年夏天,有一次我们全家和他们在他们入住的南京东郊宾馆共进晚餐,与隔壁桌上的几位德国客人不期而遇。当德国客人知道他们在德定居时,其中一位就故意给朋友的孩子出了一道难题:“是海尔布隆好,还是南京好?”“都好。”“你更喜欢那里?”“我都很喜欢。”出去了三年,并没有因为国外的条件优越而嫌弃家乡,而一个九岁的孩子应当还没有学会撒谎。
  去德国不久,大人给他起了个德国名字。那时候他太小,大人叫他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他长大了,懂事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他十分认真地要求大人给他改名,改成中国名字,而且名字他也想好了,叫金陵,南京不就叫金陵吗?同学问他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金陵是我的家乡。”多可爱的孩子!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当我走到楼上,我赫然发现迎面墙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她穿在一根长竹竿上,贴墙斜靠着屋顶的木梁,在雪白的墙壁映衬下,显得格外灿烂夺目。这是一面标准的国旗。朋友告诉我,几年前,他就张罗着要买中国国旗,朋友就托人从中国捎来了一面小红旗。他一看说不对,要大的,就像外面挂的德国国旗那样大。后来又从中国捎来一面大的,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一面。我深深地被这位少年的赤子之心感动了。我只是想说,金陵,你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装着家乡,家乡人民也不会忘记你,祖国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你!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