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广东省委会原主委唐国俊口述二三事

  2013年11月11日,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安排我们一行3人,访问致公党中央常委、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主委唐囯俊老先生,抢救性收集本党重要史料。

  “做党史好!”唐老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第一句话这样说。90岁的唐老与我们聊了整个下午,精神矍铄,条理清晰。

   统战部长救了他一条命

  唐国俊,1924年生于广东江门新会。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曾受聘为香港一家洋行高级职员。

  1953年,华南理工大学教师联名请唐老来校执教,已到而立之年的唐囯俊满怀爱国热情由香港返回内地,执教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唐老全家都成了“特务。唐老夫人毕业于由美国人创办的岭南大学,于是夫人成了“美国间谍”;唐老毕业于由国民党创办的中山大学,于是唐老成了国民党大;香港的家是“英国间谍组织特务机关”,老母亲则是“特务头子”,这一条条的“罪名”都因为各自的出生和工作背景而“铁证如山”。造反派把唐老关了起来,甚至把唐老提出监狱,逼迫他在一份材料上盖了手印,他被通知:准备枪毙。

  “是共产党救了我,我很感谢共产党!”说到这,唐老有些激动,品了一口茶。

  紧急关头,时任中共广东省统战部长出面为其鸣冤,四处奔走呐喊,将唐老从死亡边缘解救回来。命是保住了,工作却失去了---实验室被关闭,研究生面临停学。何去何从?走!唐老带着研究生们跑到福建“搵食”,来到一家轮胎修理厂工作。没想到,专家们的到来使得这家小厂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转折,专家们带来精良的技术使得这个临街的小店铺一下子成为了名声大噪的现代化工厂。除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外,唐老和他的学生们也获得了工厂优厚的待遇回报——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可以享受餐餐冬菇炖猪肉的待遇。唐老劫后余生,没有被打倒,依然快乐地活着。

  如何才能让唐老回到正常的工作岗位呢?时任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的廖周行提议,不如让唐老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组织,成立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华工支部!于是唐老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加入了中国致公党,并且牵头成立了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华南理工大学支部。唐老成为了致公党华工支部领导,继而担任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常委,正式恢复工作。

   参政议政的那些事

   唐老回报救命之恩,是更加努力的工作。当时唐老还在兼职华工的教学工作,他每天在致公党广东省委华南理工大学来回两头跑,哪边的工作都不能落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致公党首次以党派的名义组团出访,在八个民主党派中尚属首次。1984年6月24-8月13日,时年60多岁的唐老,跟随80多岁的伍觉天主委和80多岁的许志猛组成了平均年龄70多岁的“三人代表团”出国访问。这在当时被形容为“冒死前往”——国民党在当地非常有实力,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对来自中国大陆的致公党充满仇恨。代表团的老人们顶住压力,与国民党当面辩论,当时的驻华大使出面请大家同桌吃饭,才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1989年1月,致公党中央决定,唐国俊任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代主委。恰逢中共中央颁布1989年14号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意见的颁发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对实现党和国家的总任务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党派领导人,唐老深感有责任教育各级组织和负责人,特别是教育年轻的成员,要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复兴、祖国的繁荣昌盛为重,为坚持和完善我国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作出积极的努力。

  1990年3月,致公党广东省六届十一次常委会选举唐国俊为主委。唐老开始全面主持致公党广东省委的工作,健全了致公党广东省、市县组织的参政议政机制,对致公党广东省委的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致公党的职责不是调节街道纠纷,而是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为国家献计献策。唐老踩着单车跑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山医科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等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与教授、高级工程师交朋友,希望他们成为本党党员,以便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接着,唐老还围绕广东省粮食生产、防止税收流失、扶助华侨农场脱贫致富、社会治安等问题提出提案。记得在一次高层协商会上,唐老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应重视和纳入广东省的统筹规划来发挥国家部委所属大学如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的作用,他的建议被采纳。随后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视察研究,并对这些学校增大了资金投入。

   “我要做一次交接仪式!”

  回忆起这一桩桩往事,唐老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过程中很注重虚心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要求,真正做到肝胆相照。作为参政党,我们更要努力发挥和加强参政议政的作用,积极参与对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

  90岁的唐老说最近很忙,要为母校整理资料,近期还要对自己的书房进行一次大整理,清理出所有对致公党史研究有帮助的珍贵照片和文字稿,“我要做一次交接仪式!”唐老说。

  采访结束,我们出门时,唐老坚持要送到门口。我们非常感动,衷心希望90岁的唐老身体健康,继续为致公党的发展献计献策。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