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致公党省委机关工作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有工作的成绩与失败的教训,它们伴随我走过这十五年。要想回顾和总结这一段生活,可讲的太多太多,这里我讲一些工作的片断,也让大家分享与鉴训吧!
郑守仪主委:“就在这里开会!”
省致公党成立后,我们经常选择在青岛开会,因为郑守仪主委、翁维权副主委都工作在青岛,一来可消除了他们许多的麻烦,二来可节约时间少影响他们的科研与正常的工作。一届省委经费较紧,我们通常选择在节省开支,又方便开会的地方开会,如在青岛市委会开省委会领导班子会议(有时也让青岛市委同志参加);在济南军区青岛疗养院召开华东六省市的地方片会;在青岛中心医院招待所开主委会议……
省里的经费有所改善之后,我们机关认为可以在省指定的黄海饭店开一次主委会,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当时王树棠、沈嘉琪、翁维权等同志都参加了。大家都为会议的条件改善表示满意。第二天,郑守仪主委来到了会场,了解了会议筹备情况,也了解了会议安排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的实际情况。这时,郑守仪主委走进了黄海饭店的一楼大厅,看到左面的茶厅没有客人使用,就指定我们“就在这里开会!”茶厅里的几个圆桌子,我们围了一圈,郑守仪说:“我们在这里开会,可以节省经费,这是一件“小事”,但却反映了我们主委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美德。
时过多年,我有幸随中央代表团访问美国,我们到波斯顿后,拜访了洪门致公党总部,在那里主人们介绍了一个十分小的房间,他们告诉我们,孙中山先生和司徒美堂先生就是在这一个小房间进行密谈。密谈的内容是“改堂为党”,筹备中国致公党成立及章程起草等重要问题,当时孙中山提议,成立致公党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全体加入了致公党,致公党党员也加入了同盟会,加入反满抗清的同盟军。这样一来,致公党从“会党”的身份提升到政党的高度来了。而谁知道,这样一次重大的会议就在一间小小的房间制定的。这件事也反过来教育我们重大的问题不一定要在豪华的场所召开,它有时也可以在狭小的房间进行,这是致公党的传统啊!郑守仪主委正是继承我党优良传统的典范,所以她才斩钉截铁地指定我们:“会议就在这里开!”
王志民主委:“要抓住机遇,加快致公党组织发展工作。”
王志民主委是一个办大事的人,他善于按照党的组织发展实际情况,适时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他上任后不久就跟我们提出,致公党只有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市委,总共300来人,按照常规发展,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千人的规模?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突破5%限额的问题,争取加快组织发展。我很赞同王主委意见,接着按照计划要求本届省委党员数量过千!为争取统战部支持,王主委提出他亲自找时任统战部长王久祜商量,根据实际情况允许致公党加快组织发展。王主委的反映得到了部长的支持,王部长说,“致公党可以适当加快发展,但要保证质量”!之后,我也向致公党中央分管组织工作的王宋大副主席反映发展的问题,他说,控制党员数量按5%限额,主要是由各党派中央具体控制并掌握,全国发展不平衡,由中央调控,山东致公党成立较晚、人数少,可以适当加快发展,由中央来调控。为此,我们要求已有的三个市委贯彻上级领导指示,加快组织发展,其他地市重视致公党党员的发展工作。
这样一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省立医院等单位发展了一批条件成熟的党员,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学院、山东建工大学也纷纷物色一批对象,报与省委组织部门商量,这样,我们也成立了组织,组织发展有了一些保障。譬如,梅华豪副主委视察德州市,发现了当时任职农牧局副局长的曹鸿鸣同志;王树棠同志到菏泽商量组织发展问题,市委统战部推荐了肖培树同志;我和王树棠同志到威海商谈组织发展,市委统战部推荐于富波同志;省委统战部推荐赵家军同志。这些同志都成为各地市的骨干,以后纷纷走上领导岗位,奠定了地方组织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组织发展适当加快”,是王志民主委根据党的实际情况,抓住机遇,及时向上反映的成果,一个领导人能够及时的把握政策,又能抓住机遇,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如果按部就班,平庸从事,那就一事无成,即会耽误工作又会影响党派职能的发挥!
罗豪才主席“党的人数少,作用不能小”
罗豪才主席是我非常钦佩的主席,他在位时向致公党提出了严格要求,“党的人数少,作用不能小”这些话写进了致公党代表大会的报告,改成为“党的组织规模小,党的作用不能小”他的这些指示振奋人心,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方针。对开展党派工作新局面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在参政议政方面,致公党的党员不多,但要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的政见。必须百倍努力,多写提案议案,献言献策。这几年来,我们围绕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好的提案,并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围绕在公车改革、吸引外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面也提出了提案,收到很好的反响。
在海外联谊方面,致公党要发挥“侨海”优势,加大与海外爱国洪门组织、爱国社团的联系。王志民主委亲率致公党省委访问团访问泰国,得到了泰国统一中国委员会主委王志民的接见,在泰国反响很大。他还应邀去加拿大和墨西哥拜访爱国洪门团体,扩大了海外的影响。我也随着中央代表团访问美国,并在省委统战部的领导和海联会的支持下出访了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促进了海外联谊工作。我认为罗豪才主席的指示是十分英明的,他是我们工作的纲领,必须认真学习领会。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