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园林局结合市绿地系统规划,以榕树(市树)、茉莉花(市花)作为公园主线文化,建造集生态、景观、休闲、教育功能一体化的主题公园。“植榕留荫,节点见榕”,不但在园景点种植宽大荫浓或别拘一格、千姿百态的榕树,还要在城市凡是能利用的空间,因地制宜地种植榕树,让市民享受“300百米见榕,500百米见园”的美丽环境。
作为福州市一市民,你对福州榕树知多少?我供一点知识,也许有帮助。
一、 市树的历史
在福州闽江北江滨的西河公园, 竖立一座张伯玉雕像,其上刻有《张伯玉榕树》:“福建建阳人,北宋进士,公元1064—1067任福州太守时,大力倡导‘编户植榕’。二十年后福州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榕城’之称广为流传“。
2000多年前福州就有天然榕树,宋代是福州历史上植榕的鼎盛时期,不仅地方官,老白姓对榕树也情有独钟,民间流传榕树是神灵化身,为了祈求安康,家家户户就在家门口种棵榕树。福州肃威路裴仙宫就有一棵千年被称“榕城第一古树”,信男信女们每年把它视为神树来祭拜,据说抗日战争时,日本投下一颗炸弹,就因被该树枝干截拦未爆炸,从此,人们更印证它是“有仙则灵”守护神。
早在1990年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倡导植树防风固沙,他强调榕树径粗根深,适应性强,凡能种的地方多种。2013年间,习主席再次来榕,他对市领导说:“榕树遮风挡雨,成活率高。抓生态,榕树是很好的选择,福州要多种榕树”。
榕树不仅有苍翠的灿美,更有一片绿色的清凉,在与福州市民共同生活中已与市民们水乳相融血脉相通,且生生不息地在福州蓬勃发展。鉴于福州榕树颜渊流长,又市民们偏爱有加,1985年被福州市政府定为“市树”,1997年又被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定为“省树”。
二、福州十大古榕和十大名树
2003年,首届中国(福州)榕树节上,由专家们以及《福州晚报》参与的共同评出“福州十大古榕”,顺序排列如下:榕树王(国家森林公园内)—榕城第一古榕又名小叶榕王(省府路肃威裴仙宫内)—寿岩榕(于山风景区)—人字榕(杨桥路高峰桥边)—中国塔榕(罗星塔公园内)—华林寺古榕(华林路省政府门口环岛内)—甲天下榕(仓山建新高宅香积寺左侧)—泰山榕又名宋帝榕(晋安城门林浦泰山庙)—望龙台古榕(闽江公园望龙台三宝禅寺内)—双抛合抱树又名相思榕(杨桥路双抛桥)。
十大名榕有七榕与十大古榕重复,人字塔榕、中国塔榕、望龙台榕被十八学士榕(台江海潮龙庭巷海潮寺内)、百骑将军榕(洪山原厝)、月朗风清榕(于山凤景区)替代。
福州榕树已构成福州旅游的特色景观,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局也打造多条游览线路,其中一条于山——乌山,因处于福州市文化中心文人色彩特浓。此线路:于山寿岩榕—平远台古榕—狮髯榕—月朗风清榕—乌山清冷台兄弟同根榕—乌山骑墙榕—清慈庵骑墙榕—南门兜榕城象征榕。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名称,在这条线路漫游想必别有一番情趣。
三、榕树精神
习主席在一本《让榕树造福榕城》书中的跋,言简意赅又一针见血写到:“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在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顽强生命力,多么贫脊的土地,乃至乱石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象征着不屈不饶的福州人精神”。
在闽江北公园元宵节上,有一组“榕树精神”灯展写道:“落地生根、生命如炬、坚忍不拔、百折不饶、众志成城、合力支撑、庇荫众生、厚泽载物”,何止这些?如有容乃大、岁寒见后凋、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博大胸怀、巍然屹立、秀色可餐……都能淋漓尽致表达榕树精神。
我喜欢那榕树的与众不同,她那层层绿叶,不客气地一簇簇互相堆叠,不留任何空隙,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生命力颤动,而且一个生命接一个生命的连续,这绵绵无绝期的生命力与粗壮的树干和繁多的枝叉组成一个径粗枝繁叶茂的身躯,人们感谢她来到这大地,像一个伟大的母亲,扛起了太阳,似那穹庐,笼盖四野。
我更喜欢榕树另一个与众不同,她那与生俱来、与日俱增的气根,这些气根为了使她树冠笼罩大地,吞没白云、青山、江河,与天公比高低,不遗余力争扎生存,没有土壤,吸取空气水份也能在岩石、墙壁,破瓦中求生,一旦她的根深到土地,就张狂四面八方伸展,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然而又把自己打扮时而像维吾族少女的长辫子;时而像一个硕大的竖琴;时而像百岁老人,捋着长须;时而像孔雀尾巴:时而“遥看瀑布挂前川”,把大自然衬托那么美!
我喜欢这句话:“ 一个人待在世上,可以拥有很多,但经历的喜怒哀乐,肯定比不过一棵树,特别是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