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加入民主党派之前,我对民主党派的认识不深,只是偶尔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一些民主党派成员的事迹介绍,总感觉离我很遥远。我最初对致公党的了解和认识是从参与健华图书馆(美国加州圣峪中华文化协会健华社与中国致公党浙江省委员会的合作文化扶贫项目)网站建设开始的。
在建网站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些有爱心、想为中国贫困地区做些实事的人,这其中就有曾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的夏勇馆长。夏馆长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和多做少说的行事风格深深影响我,成为我的学习楷模,也使我萌生了加入中国致公党的想法。夏馆长知道我有这个想法后,向我介绍了中国致公党的历史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制度,从他那里我知道了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优秀致公党人,了解到中国致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热爱祖国,致力为公,团结奋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良传统。对中国致公党的“致力为公,参政兴国”的核心价值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认同。
2008年,我有幸成为中国致公党的一员。在中国致公党宁波市委会的安排下,曾先后多次参加党组织的培训活动,使我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参政党的重要地位以及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系统地学习党史和党章,增强了对致公党的感情和认同感。建国前后,我党前辈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肝胆相照,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代,致公党员们积极参政议政,尽管党员人数不多,但所发出的声音却如黄钟大吕,铿锵激越,俨然是个“大党”。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过程中,要从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从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作为致公党人不仅要有责任感,更要有理想和信念。
加入致公党后,我参加了不少党内有意义的活动,认识了一大批致公党员,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致公党人乐观、积极、助人为乐、团结向上、爱岗敬业、为人实在、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做人准则。加入致公党后,每看到致公党员,都有种“自己人”的亲切感,常能感受到组织和支部同志的真心关爱与帮助,我不仅找到了家的感觉,而且使得我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致公党这个舞台上,我有了更多为社会服务的机会。
近年来,在支部主委江海亮老师的积极鼓励和指导下,我积极参加党内活动,不会表演就做一个观众;不会写社情民意就多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能加入中国致公党是我人生的一件幸事,我要多学习、多思考,要以身边的党员为楷模,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政治素养。并且立足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致公党人的良好形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