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去过三次了,开平的碉楼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奇观,是华侨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已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颇具特色,值得仔细的观瞻和品味。但到开平,最让我心动感叹不已的却是开平赤坎村那普通的房屋,那里有著名美洲侨领,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先生的塑像和故居。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身处异国他乡,搵食艰难。华侨为了保护自己利益,据史料记载美洲几百万华侨,约三分之二加入了洪门致公堂等组织。洪门致公堂是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它以“忠心义气、团结互助”为信条,以“反清复明”为旗号。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拜堂盟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走上了一条影响他一生的道路。
1894年,司徒美堂来到波士顿,成立了安良堂,打出了“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旗号。安良堂很快就成为洪门致公堂旗下的强势团体,最后发展到全美国31个城市都有安良堂,规模浩大,成员达2万多人。1905年,司徒美堂在纽约成立了“安良总堂”,自任总理。司徒美堂本人被称为“大佬”,尊称为“叔父”。该堂也像现在的社团那样,有自己的法律顾问,当时的法律顾问竟然是后来的两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和罗斯福。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期间,正是中美联合抗日的蜜月期,美国政府才正式宣布废除《排华法案》,这和美洲华侨的多年抗争不无关系。
司徒美堂身为洪门致公总堂的大佬,一呼百应,一言九鼎。他胸襟开阔、眼光高远。在支持孙中山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和抗日战争中,他都顺应历史潮流,做出英明的抉择,为国家民族做出彪炳千秋的历史性贡献。
1904年,孙中山以“洪门大哥”身份赴美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被孙中山革命理想所打动,决定亲任保卫员之职,洪门组织从此开始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请司徒美堂回国当监印官。但司徒美堂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理由,婉言拒绝。彰显了一代伟人致力为公的个性特点和高风亮节。
“9.18”事变爆发后,司徒美堂认为,华侨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他身为侨领,协调各方关系,团结海外侨胞为国效力,发动华侨募捐集资支持抗日。”抗战八年,仅纽约“筹饷总局”募捐达1400万美元。这笔巨款中,由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捐款最多。
1941年冬,司徒美堂从美国返华出席国民参政会。不料他途经香港时,太平洋战争突发,香港沦陷、司徒美堂亦遭软禁。日本特高科头子矢崎了解司徒美堂的底细,派人召他到特务机关去威胁利诱,强迫他出任维持会长,企图利用他出面组织香港帮会,协助日军搞“强化治安”。
司徒美堂已届75岁高龄,表现出的却是高度的民族气节。他义正辞严地对矢崎说:“我已年逾古稀,不想在入土之前背黑锅,那样犹如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所以我决意不当什么维持会长。”
日本特高科很想杀掉这个倔老头,但碍于香港洪门帮会势力大,不敢贸然下手,最终只好不了了之将他放掉。司徒美堂在洪门弟兄的帮助下,化装冒险潜离香港,偷渡到了大陆。
1945年3月,“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纽约举行,决定将洪门致公堂改组成海外华侨政党“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美堂被选为全美总部的主席,成为举足轻重的美洲侨领。会上,他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著名的《十报宣言》,提出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对自由民主的不懈追求和期盼。
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期盼国家富强。政治的热情日增,表示要回沪召开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回国前他分别致电中共、民盟和蒋介石,中共和民盟当即复电欢迎,惟蒋不予答复。1946年4月,司徒美堂率众抵沪。6月21日,司徒美堂晤蒋,话不投机,悻悻而去。两天后,他亲赴南京梅园30号拜会中共代表周恩来,旋又参加中共代表和上海民主人士为他举行的欢迎茶会。此后,周恩来代表中共亲自到司徒美堂寓所两次访谈,并邀他到解放区参观。两相对比,使司徒美堂意识到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不同,开始疏离独裁、腐败的国民党而接近代表着劳苦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
1947年在南京和上海,司徒美堂拒当国大代表,上海帮派大亨杜月笙替蒋恐吓:“蒋叫你当,你就要当,他不是好惹的人。”司徒美堂怒不可遏、挥杖拍案而起,大吼:“我司徒美堂不当就不当,告诉蒋某人,司徒美堂难道就好惹吗!”声裂金石,浩然正气可歌可泣。
1948年,他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翌年1月20日,毛泽东发函,邀请司徒美堂回国参加会议。
回到祖国的司徒美堂,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热情欢迎。他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历史记录了这光彩照人的一幕。1949年10月1日举办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银须飘动、精神矍铄的八旬老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鲜为人知的是,老者就是名扬海内外的美洲侨领“洪门大佬”——司徒美堂。
开国大典结束后,司徒美堂不改初衷,又一次表示功成身退。但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的恳切挽留,司徒美堂终于留了下来参政议政。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9岁。10日,公祭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人士七百多人出席公祭。灵前摆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送的花圈。周恩来亲自主持公祭大会,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如此隆重的公祭仪式,解放后罕见。这是对于这位“洪门元老,一生爱国”的华侨老人的最高褒扬。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司徒美堂从一个农家少年,在美国奋斗致力为公的一生,却能让我们致公后辈从中得到深深的教益和启迪。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奋斗史。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百死不悔。
孙中山推翻腐朽没落的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国民党共产党联合抗日取得胜利,共产党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无疑是百年历史的三件大事。致公先贤司徒美堂老先生都做出了英明的正确的抉择,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贪图的不是人个人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他瞩目的是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福祉。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孕育的勤劳智慧和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力量?这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凝聚的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
中国致公党九十华诞之际,我们缅怀先贤,就是要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不能白白的在世间走一遭。身为致公同仁,我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我们致公同仁,要秉承致力为公的传统,见贤思齐,莫以善小而不为,涓涓细流汇聚成长江大河汇流向大海。我们的共同努力也将成就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你和我,我们大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