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身边的这名致公党员,可以用三个“高”来概括他的特点:一是个子高,相当于我的两倍;二是颜值高,可以跟明星媲美;三是级别高,是我领导的领导的领导。也许有的同志已经猜出来了,没错,他,就是杭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杭州市委会副主委、青委会主任胡泽之。胡主委既是杭州致公的老领导,又是一名有着二十几年党龄的老同志,当然,他还是我们滨江支部的成员之一。
胡主委对大家来说十分熟悉,之所以说是我身边的致公党员,并不是因为他位列厅级,也不是因为他的调研成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和本党中央的批示和肯定,而是因为我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他的影子,他对我的影响最大、帮助最多。2005年,我是滨江区政府办公室的一名秘书,刚刚入党,是名新党员,空有对党的激情和梦想,但是初出茅庐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当时,胡主委主持市委会工作。他十分重视新成员的发现和培养,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发现新成员的优点和特长。记得初次外出是到奉化,和民革的成员同行,一辆大车,浩浩荡荡。车上,大家有说有笑,很快彼此熟悉。之后,胡主委让我参与了更多的市委会活动和工作。领导的关爱,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参与的热情,锻炼了我参政议政的能力和信心。
2011年,滨江支部换届,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信任下,我担任了支部的副主委。虽然当时滨江支部只是个仅有十多名成员的小支部,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支部的日常具体工作基本都由我来操办。我虽只是个小科长,但法制办的日常工作也很多,支部活动、参政议政、写信息、开会、联系成员、处理与统战部的事务,党派工作占据了我不少精力,有时难免会觉得力不从心。胡主委发现后,一面给我鼓励加油,消除我的畏难情绪,一面帮我出主意想办法,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之间的关系,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入党整整十年,滨江支部从成立之初的几名成员,发展到现在三十名成员,人数扩大了好几倍。每一名新成员加入,胡主委总是想办法尽量抽出时间跟他见个面,了解个人的真实想法,以情感人。最近几年,我基本上每年都是市委会的先进个人,这其中包含了市委会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更离不开胡主委的无私支持。
2013年,胡主委从文艺支部转到滨江支部,他虽然是名厅级干部,但在我们支部,他就是一名普通成员,会议和活动的到会率他是最高的,有时和市里会议冲突了,就算晚点他也会到一到,跟大家交流交流。实在到不了,一定会打电话说明一下,表达歉意。我们滨江区政协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余静漪经常说“我参加致公党支部的活动最多,其他党派的活动一般只派副部长参加就算是重视了,但致公党支部的活动我一般都会亲自来,为什么?因为胡泽之主委作为市政协的副秘书长和市委会的副主委都到,我怎么能不参加呢”。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胡主委的人格魅力。
胡主委经常跟我开玩笑说,在支部我比他大,他得听我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可是,他也有不听我的时候,比如,车改以后,交通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支部活动的地点有时交通不太方便,我就想着去接他一下。其实,这完全是人之常情,也是举手之劳,可是胡主委从不接受,他总是说“大家都很忙,不能麻烦年轻人,我只是一名普通成员,不能享受特殊待遇”。这虽然只是句玩笑,但更体现了他做为一名老致公党员严于律已的组织纪律性,体现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体现了同志之间的平等相待,给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