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为继续搞好“致酉合作”,遵循致公党中央和致公党重庆市委对酉阳工作重点乡镇化,农业项目产业化的策略,按照致公党重庆市委的安排,当年2月1日至3日,我和张琳老师,还有西南农业大学的养鱼专家冯老师,一起到酉阳县丁市镇就“稻田养鱼”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那是我们第一次到酉阳县,当然,也是第一次在酉阳县吃饭。
乡镇干部的待客之道,我们早有耳闻。听说,基层干部中流传着许多这样的段子,“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树典型。”又据说,受拉关系、跑项目、要资金等利益驱动,“酒桌办事”大行其道,有的干部对中央规定“左顾右盼”,心态复杂。“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还听说,真正好酒的干部很少,但为了维持“圈子”,有时候没办法不喝。甚至如果几个星期不参加这种吃喝,就会感觉被边缘化了。从重庆北碚到酉阳县的一路上,不怎么能喝酒的我们,一直都在议论晚上吃饭时,如何应对主人家的酒局。
可实际情况是,与我们想象的,大不一样,完全没有来的时候一路上对喝酒的担心。晚餐的饭桌上,主客们主要的话题是“稻田养鱼”。一边吃着富有特色而又简单的农家菜,一边讨论着“稻田养鱼”示范田的规划,讨论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和具体实施步骤,工作、吃饭两不误,晚餐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喝酒也仅仅是象征性的礼仪一下,真正的是时间抓得紧,办事效率高。
之后,因致公党重庆市委社会服务工作的原因,我又到酉阳县多次。工作之余,每次都是简单而又有土家民族特色的饭菜,有时候还是自助餐,大家都觉得这样又方便又实惠。这样的简朴的招待,让我们感受到酉阳县人民踏实的工作作风,朴素的待客之道,也更让我们觉得,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做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坚信酉阳县的社会经济一定能够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