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顾行发,男,1962年6月出生,致公党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三十多年来,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地面测量,航空和航天遥感中的主要环节,包括从可见光到热红外遥感的信息获取、预处理、处理、模型化和应用的全过程。发表论文340多篇,出版论著10余册,授权专利16项,获软件著作权45项。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五次省部级一等奖、一次省部级二等奖。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9年他作为海外华人科学家代表被特邀参加国庆观礼,2009年作为新侨代表之一,受邀参加国庆观礼。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出生于湖北沔阳的顾行发,从小就喜欢仰望天空,尤其是看到飞机在蓝天划线而过的情景,更令他心驰神往。
“那个时候很穷,小时候看天上的飞机,很羡慕。到武汉上大学是坐着拖拉机去的,直到大学毕业,没坐过火车,没坐过飞机,一直对飞机充满好奇。”
顾行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靠卖苦力来贴补家用。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甚至因为没有钟表,他需要去邻居家看时间。年幼的顾行发会在放学后坐在15瓦的灯泡下编芦苇,来缓解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父亲却很支持儿子的学习,给他订阅了《解放日报》和《参考消息》,这些报刊在那个极度闭塞的年代让顾行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1977年,国家开始恢复高考,刚读高一的顾行发决定参加考试。但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他甚至连数学中的对数、物理中的欧姆定理这些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幸好他遇到了几位好老师,不谈报酬,不辞辛苦,放弃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尽管当年落榜了,但是顾行发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重振旗鼓,继续为自己的“大学梦”奋斗。在不分昼夜持续高温的湖北,他常常一个人在屋子里汗流浃背地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夏天,16岁的顾行发以杨林尾中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上了武汉测绘学院。
回顾这段贫穷却幸福的时光,顾行发不无感慨地说,他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得到了老师的指导,更得到了时代的眷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恢复高考,他也许跟其他年轻人一样上山下乡,或许就此扎根农村,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就完全不同了。正是老师的无私指导和父母的悉心培养,才让一个小乡镇里的普通孩子有机会走入繁华的大城市。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怀抱着航空航天梦,他报考了武汉测绘学院的航空摄影测量系,结果入学后却发现,这个专业跟航空航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而是用飞机拍摄回来的照片进行测量,然后绘制地图。直到后来学习了一门遥感课,年轻的顾行发才终于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在我的专业里甚至不是一门主课,但我学了以后感到,自己以后就想一门心思搞遥感,到老都要搞遥感。”他笑称,“那时候我甚至还逃过别的课,跑去图书馆看遥感方面的书。当时在图书馆看书时,发现了《遥感手册》,当时对我来讲,上面的内容太深奥,冥冥中我感觉到这就是我的理想,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遥感生涯的启蒙人——边馥苓老师。边老师在课堂上讲遥感讲卫星,这令一个连飞机都没有见过的少年对航天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和崇拜,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1982年,大学毕业后,顾行发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航空摄影测量室工作。但一心想要研究遥感技术的顾行发多次向上级提出申请,表达想要从事遥感方面研究工作的愿望。几经周折,终于调到所里的遥感资料部工作。
“记得听到领导批示同意调动时,我激动地流下眼泪,并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
1986年2月,法国发射了SPOT卫星,测绘能力全球领先。当时中国高科技还严重滞后,迫切需要培养一批自己相关领域的人才。国家测绘局等相关部门,选送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出国深造。
“那年我还是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助理工程师,心中怀着对卫星遥感技术的渴望,肩上担负着振兴国家科技发展的重任,有幸在公派出国的名单中,被派往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学习卫星遥感技术。”
像高中考大学的时候一样,初到法国,顾行发什么都听不懂,笔记抄都不会抄。分子光谱这门课程,最高20分,而他只能拿到3分。当时的窘境,顾行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可供学习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有限,白天被法国人垄断的,我常常在半夜两点起来用。加上当时身上的钱有限,为了拥有更多的资料,不得不经常整本整本地复印专业书籍。”正是这种学习劲头和钻研精神,顾行发的成绩逐渐提高,最后得了很多“优秀”。
“大家都很优秀,所有的人都这样,都想学有所成。当时也没想把这和成功联系起来!”
法国的教育制度与中国不同,让顾行发不解的是,自己的论文答辩完之后,他的导师竟然不知道他的题目。但导师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也受益终身:“如果我懂了,还需要你做什么。我不需要你重复我的研究。我所做的只是给你创造一个研究环境,你自己提出科学问题。”基于这种教育,顾行发逐渐养成了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在导师邀请下,顾行发主要从事卫星定标方面的研究。当时法国的卫星是靠美国的卫星进行定标的,可借鉴的资料非常有限,于是,顾行发在马赛附近选择实验场地,出色完成了法国卫星的校正工作,弥补了法国这一技术的空白。
当时在遥感方面,美国做得比较好。但是有一天在阅读美国一组数据的时候,顾行发却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起初他不敢相信,就一次次做实验比对,最终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美国专家根据他的发现,对数据进行了修正。
“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发现问题的竟是咱们中国人。法国方面也极为荣耀,因为这是在法国的条件下的重大发现,当地议长听说之后,驱车前往我学习的研究所对我进行表彰。当地报纸、欧洲遥感协会会刊及人民日报海外版都曾对此做过报道。我因此得到了业界的承认,并被法国视为自己的骄傲。”
1991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物理系遥感物理学博士学位,法国真诚邀顾行发留法工作,并许诺给予他终身研究员的职位,进入公务员行列。
1993年,顾行发被聘为法国农科院研究员终身职位。此后10年,他的工作和生活一直顺风顺水,直到2003年世界遥感大会的召开,这样的平静才被打破。
学优不忘报国志
2003年,世界遥感大会在法国举行,不到1000人的大会,中国去了约有300多人。然而,就是在那次大会上,顾行发发现没有一个发言人,特别是没有一个中国的发言人在报告中引用中国的遥感数据,也没有一个人提及中国的卫星遥感计划。
“没有一个人的研究成果是根据中国遥感卫星做的!当时就连一些很小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卫星应用计划。什么时候中国自己的航天遥感在世界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我当时就很不服气,我不相信在这方面中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要回去,做中国自己的航天遥感。”回忆起这段历史,顾行发明显有些激动。
其实,早从上世纪90年代起,身在法国的顾行发就开始了与中国的合作。1992年,时任中科院遥感研究所所长童庆禧邀请顾行发回国讲学。此后,顾行发每年都回国讲学、访问、交流、合作,把在法国学到的技术用到国内。
“虽然那时我才初出茅庐,但这些前辈都对我寄予了很大希望,我每年都能收到老院长周光召的贺年卡。我深刻感受到中科院对人才的高度重视。”顾行发说,“但这样来回跑,就像是隔靴搔痒,我始终想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平台。”
1994年,业界的一位老先生给顾行发打电话,告诉他中科院有了“百人计划”,这项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承诺,将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那时,他就想以此平台回国。于是顾行发拜访了陈述彭院士和王大珩院士,两位前辈告诉他回国条件还不成熟,建议他先在国外多学多看,总有回报祖国的一天。在前辈们的指导下,顾行发一边将精力放在与国内的交流上,一边在法国继续积蓄实力,等待机会。
在这期间,他每年都会召集在法国工作的18个中国科学家组成“法国支援中国西部志愿团”,回国为甘肃的经济发展建设出谋划策。顾行发一行18人也被戏称为“十八勇士”。
“2003年,世界遥感大会上我遇到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田国良,从他那里了解到国内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筹建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希望我能够牵头筹建这个论证中心,这正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回国,做中国自己的航天遥感。”
2003年12月,在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帮助下,顾行发成功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在田国良等老一辈遥感专家的引荐下,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着手和同事筹备成立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
“其实在海外学习工作期间,法国人待我很好,但我的心中却始终有一种不安。”顾行发说,“一是我们中国自己的遥感在国际上没有一定的地位,让我感到不安;二是我们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这代人,获得了很多好的机会,深受国家和前辈的恩泽,总想要为祖国做些事情。科学研究哪都能做,但中国的航天遥感事业只能在中国来做!”
虽然放弃了法国优厚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顾行发并不后悔。“因为回国一直是我的追求和梦想。在国外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进入人家的核心领域,在国内就不一样了。”
攻坚克难不言苦
回国伊始,国内的科研条件还比较差。顾行发只好和团队的同事挤在一间18平米的办公室里,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写项目申请的本子摞起来,竟高达一米多厚……
当时相关部门问询其需要解决什么时,顾行发答曰国民待遇。在顾行发看来,条件是自己创造的,不是自己要的,自己回国是要创造价值的。
“很多人都以为,回国就要有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才能回来做好工作,我要告诉他们,先扪心自问,别一张嘴就要各种待遇,你们想想自己为国家做了多大的贡献?”很多人都认为,作为海归,顾行发是比较成功的,各种物质条件都有,但顾行发却给记者讲述了他当年的故事。
刚回到国内,单位给顾行发分了一套只有30几米的房子,各方面的硬件条件都十分差劲。“水龙头一扭就被扭断了。连抽水马桶,我也是一年半载之后,才知道这里面的水是温水,因为冷热水都是混的……”
顾行发风趣地笑着对记者说:“当时小区到晚上12点就关门了,但我一直习惯工作到凌晨1点。不得已,每次都得翻墙进大院,并用绳子捆好自行车拽上来翻过墙去,免得被偷,还要摸着黑爬楼梯到位于13层的宿舍。”
但当时没有人知道,在顾行发回国之前,定居在法国普罗旺斯时就已经住在别墅里面了,且门前还有一亩半的草地。但顾行发始终认为,既然决定回国发展就不应再顾念曾经的优越生活,一切要扎扎实实从零做起。
“有人说我回国是吃饱了撑的,但我却想,回国就不要讲牺牲,工作就不要讲贡献。”回忆起那段时光时,顾行发说,“我回来是想做番事业,想为中国自主设计自己的对地观测系统。当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国家需求相一致时,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科研环境的简陋犹可克服,但科研经费的缺乏却是当时顾行发面对的最大难题。幸运的是,在原法国使馆参赞时任教育部国防合作司司长曹国兴的推荐下,他申请到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在其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项目资金的资助下,开启了他的中国遥感梦。
“我们结合国内外遥感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为发展中国的航天遥感事业开展了大量前瞻性、基础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为中国航天遥感的管理和应用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自2004年1月12日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正式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遥感应用需求和指标综合论证和航天遥感载荷指标体系框架论证,围绕CBERS-02、02B星、FY3和HJ星开展国产卫星标定与算法研究。中心通过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逐步形成了遥感试验场网、仿真试验平台、新技术验证、应用系统评价等技术手段和天地一体化全链路科学论证体系。同时,与泰国、法国、埃及、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了定标、真实性检验及农业等项目合作,建立了人员互访、科研合作、成果共享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为宣传我国自主卫星应用提供条件。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国在遥感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国际遥感学界的认可。在顾行发的召集下,世界遥感大会每年都会有中国遥感的专门会场。
“我们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有自己的会场。能够把中国的卫星遥感和对地观测系统建立起来,支持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能够从而为全世界服务!”
2005年,顾行发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7年,又被任命为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2008年,作为国家16个重大专项之一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应用系统组长,开展中国对地观测系统论证;2008年11月,刘纪原、吴美蓉和顾行发三位宇航科学院院士共同发起《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项》的论证工作;2010年,高分专项经过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顾行发被任命为高分专项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同年,他申请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项目,任首席科学家;2012年,作为规划论证需求与应用组组长,组织《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014年,顾行发被推荐为“地球观测组织GEO新十年(2016-2025)发展计划”编制专家,参与未来十年对地观测发展计划的编写工作;2015年被任命为专家组组长,论证《 “十三五”卫星应用规划》,被任命为需求与应用组组长,论证《航天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同时,身为致公党党员和归国人士,顾行发深刻理解海外人员的处境,并与他们分享自己归国的感受:当个体的事业和社会的需求达到统一时,个体才会得到幸福感。自2008年起,顾行发历任中央国家机关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小组科技组副组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要职,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呼吁发展自主遥感卫星应用与产业,呼吁数据共享,呼吁加强基于卫星遥感手段监测中国灰霾特性,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为新侨服务,他的建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从一个坐着拖拉机到武汉上学的孩子,到能够有机会出国留学、得到国际遥感届认可的杰出科学家;从最初只想回国参与祖国航天计划的研究者,到能够直接参与国家多项专项规划的实施和决策、国际重大规划的编写,顾行发一路风雨,历尽艰辛。回顾归国十余年的苦与乐,顾行发坦言,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和归国人士,自己很高兴也很自豪能够参与祖国遥感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参与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发展规划。而他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国家对海外学子的关怀,离不开遥感前辈们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他也始终不后悔当时归国的选择。
(作者系致公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华儿女杂志社海外版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