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2021专题 > 2021年两会 > 资源环境
关于推进地下空间安全规范有序开发利用的提案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地下空间利用逐步综合化、系统化、深层化,已具备了作为城市未来战略资源的条件。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生态地质安全隐患重视不够、存量资源底数不清、规划体系不健全、权属界定不清晰、协同管理不足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建立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构

地下空间管理涉及的政府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单位众多,各管理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多头交叉管理和管理空白并存的现象。

建立国家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构。明确地下空间主要管理部门的设定及其主要管理职能,明确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着重研究和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重大事项,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在明确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可从现有地下空间相关管理部门中选择地下空间综合协调部门,进一步建立“一家为主,多家协管”的部门协调机制。

二、推进地下空间资源信息普查

目前地下空间存量资源存在现状底数不清、利用效率不足、产权关系复杂等问题。另外,部分地下空间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存在空间品质较差、改造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一是适时开展全国地下空间资源信息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摸清地下空间存量资源分布、现状利用情况、主要存在问题和改造提升需求等,为存量资源的优化利用与科学判断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地下工程的信息普查力度。加强地下工程,特别是地下供水、排污、能源(燃气)、电力、信息等市政管线的施工安全及运营安全实时监测,合理规避工程安全隐患,建立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保障机制。

三是完善地下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机制。通过全面梳理地下各类自然资源和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客观判断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生态环境本底条件,划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和三维生态红线,明确地下空间生态安全底线,形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前提。

三、推进地下空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一是严控地下工程施工期间的工程安全风险。加强针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法规建设,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将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地下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和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以及重大事故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的研究。

二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地下工程智慧监管系统。促进BIM、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全面感知和采集地下工程规划、建设、施工、运营等全周期信息数据,实时分析和监测各类地下工程运营及工程结构安全情况,实现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监测、预警和智慧决策。将地下工程安全监管系统纳入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使地下工程安全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治理及各类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互联互动,并定期形成安全监测及隐患预警报告。

三是建立地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开展地下结构的全寿命健康状态评估。建立既有地下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成套技术体系与标准指南;推动地下基础设施检测和评估手段向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加强地下工程维护与加固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发。

四是建立多灾害作用下城市地下空间逃生救援安全管理体系。注重研发新的设备和预警体系,实现灾害提前预报、救援提前到位;加强地下空间的全民安全意识教育,普及地下空间的逃生救援措施。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