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职能部门。目前,民主党派各地方组织已经完成换届。因此,研究和探讨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干队伍建设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既是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首要问题,又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 

   搞好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保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协商,主要是领导班子层面的合作和协商,在各民主党派实现新老交替之后,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基础上搞好民主党派的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才能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历来被认为是自身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自身建设也必须重视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核心作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对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组织的党派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代表人士的形象得到集中体现。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履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其它职能的需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觉悟、政治素质、参政议政、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对于党派参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发挥举足轻重。只有搞好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发挥其整体能力,才能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带领和发挥其整个党派的集体智慧和作用。 

  二、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 

  政治环境是成长的基础。近年来,中共各级党委对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十分重视,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搭建了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组织培养是成长的关键。从党派代表人士的成长经历看,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政策水平以及组织领导能力、参政议政、合作共事能力,是经过组织上长期不断的培养达到。只要中共对民主党派成员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并给予不断地政治引导和帮助,民主党派成员就能尽快地成熟起来,最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党外人士。 

  事业发展是成长的条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成长提供了机遇,他们在干事创业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自身条件是前提。“代表人士”意味着无论是在政治上、事业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应有出色的表现,他们不仅要在本职工作上加倍努力、更有成就,在党派和社会工作中也要兢兢业业,付出辛苦,否则将失去其代表性。 

  三、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新一代代表人士队伍无论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形势和任务相比仍然与多党合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与履行民主党派职能的需要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统一战线处于整体新老交替的过程中,新情况、新变化不断的出现,新一代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之中的有一些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 

  各个领域有代表性的人士数量偏少,整体素质偏低。与老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相比,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政治素质显弱;知识层次高,业务能力突出,但参政议政和组织协调能力不强;政治要求强烈,但功利倾向有所抬头;代表性更为广泛,但“旗帜性”人物缺乏。 

  代表人士队伍中,专家型人物缺乏。特别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人才匮乏,懂工业和农业的人士也不多,影响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参政还停留在浅层次阶段,不利于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少数基层领导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思想认识仍有差距。普遍反映,一些单位基层党的干部,对多党合作有关方面的政策和要求不够了解,培养和选拔党派代表人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对党派人士推荐、培养和搭建锻炼平台还欠主动,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问题。另一方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培养代表人士方面责任感、紧迫感还不够强,对中共党组织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加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凝聚力较弱,相应的活动也不够规范,对党派代表人士的成长成熟也有一定的影响。 

  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尚不完善。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缺乏一套系统规范、有约束力、操作性强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作保障,培养、选拔和使用及安排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还不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利于优秀党派代表人士脱颖而出,有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往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形成的一些制度和措施,抓落实也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影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因素很多,但我们认为制度和机制是带有根本性的,建立一套科学、有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的长效机制,更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要强化各级党委从战略和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建设高素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特别要加强基层党委负责人统战理论政策的培训,夯实民主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基础。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领导机制,将培养和选拔民主党派干部工作纳入到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定期研究,确立培养方案,对条件成熟和有发展前途的党派代表人士及时进行实职安排和推荐政治安排,使他们在实干中锻炼成长。 

  (二)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在党委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基层党委及民主党派组织相互衔接、各司其职、相互推动的民主党派代表士队伍建设协调沟通工作格局。统战部门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协调沟通,定期研究和分析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情况,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要加强与党派代表人士所在单位的沟通,既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他们的情况,也可以促进基层单位对他们的重视;要加强与民主党派组织的沟通,协助他们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使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要建立和完善推荐选拔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调研长效机制,通过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力求把优秀人才全部纳入视野。二要发动各方积极参与,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要有意识的留在党外,推荐给民主党派。三要通过参政议政、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各种活动发现人才。 

  (四)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教育、培养、考察和使用。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纳入干部培养的总体规划,把重点培养与定向培养、任职前培养与任职后提高、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特别是要加大实践锻炼力度,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社会活动等形式,丰富他们的阅历,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成为优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干部。 

  (五)建立动态管理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统战组织、党派组织的服务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创造良好的学术、科研和成长环境,改变以往只重视培养和推荐使用、忽视管理和监督的情况。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有效管理,对党派代表人士定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使党派代表人士能健康发展,队伍充满活力。 

    

                                                 (致公党西安市委会副巡视员  姜建国)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