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于开展中国式“服务学习”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而同时,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国家、企业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实施中国式“服务学习”,通过高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学习》中将服务学习定义为:服务学习是学生通过有目的、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而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其中服务活动既满足社区的需要,又结合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由高等教育机构与社区协调安排,促进学生形成公民责任感。它与学生的学术课程相整合,提高学生学术成绩,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反思服务经验。通过“服务学习”,将专业课程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形成认真踏实,愿意从基层做起的工作态度。在美国,“服务学习”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进入21世纪开始迅猛发展。

  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式“服务学习”的参与方应包括政府、高校及社会。其中“社会”主要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不同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社区”。大学生可以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进行“服务学习”。中国式“服务学习”主要采取“政府引导、高校主导、社会支持”的模式进行。

  为此建议:

  1.国家为中国式“服务学习”立法。要让“服务学习”有法可依,明确社会、政府、高校在“服务学习”中的责任;由国家倡导和保障将中国式“服务学习”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同时,政府成立省市县区各级“服务学习”指导中心,负责协调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协调工作,制定高校参与“服务学习”的具体指导政策,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为“服务学习”的各方提供信息、政策的指导与帮助。

  2.高校主导“服务学习”管理工作。高校要成立“服务学习”办公室,协助院系师生开展“服务学习”工作。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服务学习”档案,记录学生“服务学习”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大学生四年内每年应达成课程学分。可由学生校内指导教师及实践基地导师共同制定“服务学习”项目的具体任务(前两年可以与专业无关,主要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后两年必须与专业相关;要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并共同监督学生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及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最后的评价。

  3.社会企业提供“服务学习”载体。高校负责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单位提供实践基地等平台和载体并对学生进行实践前的操作培训。

  4.大学生独立完成“服务学习”的计划、实施。“服务学习”必须分组进行,服务方式、完成时间,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计划、并组织实施(主要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内指导教师及实践基地导师则负责给予必要的指导。

  5.具体实施步骤:

  一是“服务学习”前的准备环节:在课程开始前,寻找与课程相关的可用资源(可由政府、高校、校内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完成)。

  二是“服务学习”实施环节:课程开始后,明确具体的任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校内指导教师、实践基地共同完成)、实践基地培训(实践基地完成)、制定计划(学生在校内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执行活动计划。

  三是“服务学习”反思环节: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反馈(学生、实践基地相关人员、校内指导教师)、对实施结果与计划结果进行对比(学生与校内指导教师)。

  四是考核打分(由校内指导教师与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由校内指导教师记录学生“服务学习”档案。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