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建议“十三五规划”建立和完善公众可感知的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生态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

  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指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领域建设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阶段,制定合理的目标指标体系就尤为重要。

  关于生态环境指标,在以往的规划中,基本上采用技术性的语言和数据来描述规划目标和实施状况,比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7.0平方米/人,国控断面消除劣Ⅴ类等,每项指标都有相应的计算方法,有可统计、可测算的数据来源,满足规划的考核要求。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专业数字不仅晦涩难懂,实际的感受往往也没有数据变化来的那么深。以水质评价为例,经过多年努力,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已经从上千毫克/升下降至四十多毫克/升,环保工作成绩是明显的,但从评价来看几十年前水质是劣Ⅴ类,现在还是劣Ⅴ类,这无形中降低了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随着公众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成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满足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和需求权成为工作的落脚点。大道至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优先解决老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为便于公众直观地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山东省环保厅在技术性指标基础上引入描述性指标,在全国率先以“有河就有鱼”、“恢复鱼类生长”、“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等指标对水、气环境质量改善进行形象描述,将环境质量好坏交由老百姓去评判,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上海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拟增加类似于“居民出门500米,步行10分钟,就有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等市民可感知的生态环境指标,比起“绿地率”和居民无从感知的人均绿地面积等,这样的指标更加具体、直观,且耳熟能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导向。

  从表面上来看,“可感知的生态环境指标”似乎只是改变一种表达形式,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来阐述发展目标,但事实上,这些指标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规划编制要求,变革了规划方法。提出可感知的生态环境指标,并非放弃和否定环境监测数据的地位和作用,反而需要更加准确的数据和科学深入的研究,才能把专业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转化为具象的视觉感受。如山东省环保厅专门印发《山东省环境空气水平能见度监测技术规定》解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指标,即“能见度日均值大于10公里且当天超过16个小时能见度大于10公里时,视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如果当天湿度日均值高于85%并且PM2.5日均值低于0.075 mg/m3时,也视为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同时,开展了空气监测站“转让—经营”(TO)模式改革,通过第三方实时在线监测,多方质控核对,方才做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与公众实际感受挂钩。

  综上,建议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加大对各类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公众可感知的生态环境指标,使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状况,推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大格局。

  一、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体系

  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中,要改变以往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程度与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不挂钩、大江大河持续改善但公众身边小河小沟仍然严重污染的现象,优先选择社会关注、公众最能感受成效、与人体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为突破口,采取老百姓通俗易懂、能感知的方式,设置部分描述性的环境目标。

  二、加大可感知指标的基础支撑

  技术性指标是可感知指标的基础,设置可感知指标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在其背后需要做出大量的基础工作。一是建立严谨的指标评价方法。可感知指标的提出应经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并配套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方法。二是完善技术性指标的监测、统计体系,强化技术性指标数据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逐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绩效与公众环境感受的偏差。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