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总量、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指标,更要关注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把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就是加强对外汉语教育。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接受权威、正规、方便的中华文化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习汉语热潮不断升温。近年来,中华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华文学校、孔子学院、主流学校、商业培训机构等实体教育机构开展。有数据显示,目前,海外各类华文学校已达2万所,华文教师达数十万人,在校生达数百万人。这些国外华文教育机构为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友谊,促进中外文明交流,开展汉语教学,宣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策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通过举办实体教育机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一是由于缺乏顶层统一设计,课程体系不统一、设置良莠不齐,内容针对性不强、吸引力有限;二是国外对开办实体教育学校有政策限制,从审批到设立手续繁杂,且建设周期较长;三是由于受办学资金等因素影响,海外华文学校数量有限,同时接受实体学校教育存在教学时间和地理位置的不方便;四是教师资源相对匮乏,海外汉语教师教学水平不一,拥有对外汉语教学资质的教师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五是缺乏与中国教育体系有序衔接,在实体教育机构的学习成绩无法纳入国内教育体系中来。
鉴于此,急需打造一个新的教育载体,一方面提供正规的汉语教学服务,推广应用汉语国际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平台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各国人民宣传中国文化、介绍中国成就、讲述中国故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网络教育。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网络汉语教育平台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渠道。在具体搭建方式上建议如下:
一、从国家层面搭建确保平台权威性。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国内优势对外汉语教育资源,搭建国家网络汉语教育平台,通过平台学习的便捷性,解决实体海外教育机构空间距离远、时间限制大等弊端。
二、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课程体系。由教育部牵头,致公党、汉办等参与,依托国内知名高校国际教育中心研发标准的课程体系,推出统一的对外汉语教材。利用网络优势,丰富学习模块,通过汉语教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在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三、培训一支专业的网络教师队伍。整合国内知名院校优秀教师资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考试选拔,构建一支数量合适的网络汉语平台专业教师队伍。发挥网络教育平台优势,让教师采取兼职方式授课,为提高网上学习吸引力,可以合理安排教师资源,在固定时间段推出在线互动教学。
四、建立一套完善的学习考试制度。为确保学习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推动网络教育平台学习考核与汉语水平考试(HSK)有效衔接,国内大学认可学习成绩,将教育平台纳入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来,让参加国家网络汉语教育平台学习成为广泛认可的“硬资质”,助推“一带一路”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