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韩立秀:取消“互助献血”后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国家卫计委要求,除去边远地区,2018年3月底前全国将要停止开展互助献血。目前,多地已经叫停互助献血。然而,互助献血停止后,如何填补用血空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阶段,“血荒”仍然是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基本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无偿献血人数占到国家总人口的1%-3%才能满足基本的供血需求。据统计,2016年我国大陆平均献血率刚刚达到1%。其中最高的广东省,才1.25%,在这仅有的1%里,有4成是互助献血(大城市互助献血的比例应该更高),而在无偿捐献血小板的比例中,至少有9成是互助献血。当无偿献血者严重匮乏时,互助献血可以起到迅速动员献血者,缓解供血不足的作用,但同时互助献血也催生了“血托”和卖血牟利现象,还会损害自愿无偿献血的良好环境。为此国家出台政策,取消“互助献血”,对此,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表示完全赞同。 

  但是,作为工作在基层一线的临床医生,工作中常见等着血液救命的患者,对于他们而言,血,就是活下去的机会。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取消“互助献血”后的影响进行评估,形成一系列可行的应对方案及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缓解“用血难”问题。 

  一、加强组织动员和管理 

  深圳是全国极少数没有实行过互助献血的城市,每年的献血者中超过60%是定期献血者,血小板的捐献者100%为定期献血者。建议借鉴推广深圳经验,一方面加强对无偿献血公民捐献血液的管理,用于医疗目的后所得费用,扣除全项检验、储运费用后,归入专项设立的无偿献血基金,并由献血办管理无偿献血基金,接受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同时,献血办每半年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无偿献血基金使用情况,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每年向社会公众公布无偿献血基金收支情况。另一方面加强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大力提倡无偿献血,通过鼓励大学生无偿献血、开展白衣天使捐血月等活动,培育更多无偿献血群体,营造“人人献血,献血光荣”的有益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有关措施 

  一是针对采血点少,尤其是血小板采集点少,设施简陋,影响无偿献血捐献人数的问题,建议完善采血设施,多在人员密集的广场、步行街设立采血点,方便广大群众无偿献血。 

  二是针对街头献血不稳定,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弊端,建议在每年的1-3月和7-9月大学生放寒暑假的献血淡季,积极组织在政府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团体无偿献血,以拥有足够的无偿献血库存保障临床用血。 

  三是血液中心及时公布血液需求动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的辐射传播作用,每月向社会和献血者公布血液采集量、使用量及用血缺口,提高献血和用血透明度,使广大群众更安心献血,提高献血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从制度上真正保证无偿献血者及直系亲属的优先用血。当前的无偿献血制度只能在献血者、献血者直系亲属用血后,去当地血液中心报销用血费用,这对广大群众的无偿献血吸引力不大。建议完善相关规定,采血时,由无偿献血人提供本人及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号码,并且全国联网,在本人及直系亲属急需用血时,严格做到优先用血,保障无偿献血者及亲属的优先用血权益,杜绝“权力用血、关系用血”,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