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突出,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有教育才能有人才,有人才才能谈发展。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 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要实现脱贫攻坚,补齐教育短板是关键之策。
一、补齐教育资金。教育资金的缺乏是制约“三区三州”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中央财政教育划拨资金应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政府积极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向“三区三州”倾斜,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延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年限,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实现贫困地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全覆盖 ,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孩子得到教育。鼓励并引进社会力量办学,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
二、引导教师流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的匮乏也是制约“三区三州”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应持续落实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三区三州”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在校大学生去贫困地区支教及毕业后为基层教育服务;建立贫困地区在职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和在职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在职教师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建立长期教育对口支援及合作办学教育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推进实施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三、引进优质共享教育资源。加大贫困地区网络基站建设,通过电视、互联网、卫星等诸多传送输渠道,将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师授课视频传输送给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甚至扩大到村委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尽可能享受到同样优质教育。对于通讯渠道不畅的个别偏远地区,可加大电脑配备,通过电脑播放优质教育资源光盘,达到普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