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强海洋旅游产业,是我省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向海经济而谋划的新途径。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有些地市近海陆地和海域权属关系复杂,一条海岸线可能存在中央直管、省管、市管等多个管辖层级,导致当地政府难以全面规划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旅游设施缺乏整体风格、难以连点成线,旅游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建议建立“海域长制”,借鉴“河长制”经验,实施党政同责、“一把手”负责制度,形成国土、规划、环保、旅游等多部门合力,整合海岸、海上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生态容量,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全面细致厘清海岸土地和近海海域权属关系。摸清底数,对现有海岸线归属关系进行梳理,对于中央直管地块,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采取授权管理或者合作运营的模式,放权市级统一协调调度;对于民企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及海域,通过购买或者租用的方式进行“收口”管理。依法取缔无证违法经营的码头、航线、游船和景区景点,将碎片化的海岸线粘合为整体,便于政府战略调度海岸线土地和海域。
二是根据海域资源特殊性,设立省、市两级“海域长”,由“一把手”负责协调将海岸线(海上和陆上部分)全面纳入政府产业布局规划范畴。采取购买、租用、政府企业合作、政府与政府合作等模式,将零碎的地块化零为整纳入整体规划,聘请专业产业规划机构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规划制定,尤其要从污染物容量、立体化线路设计、打造特色旅游、衍生文创产品等方面进行规划,避免出现同质化严重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三是在实施过程中,参照香港等地先进经验,聘请专家定期评估方案效果,并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及时调整整体方案,规范海上陆上旅游线路,配套餐饮、海上娱乐、游艇出游等多维度旅游服务,增大海上旅游的附加值,提升海上旅游的整体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