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启泮:建议整合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资源 构建“大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正有力推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需要在顶层制度设计上,围绕脱贫持久化和永续化这一目标,提前作出筹划。为此,建议整合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资源,建立“大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发挥社会救助制度所具有的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优势,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一是推动扶贫机构和社会救助机构整合。逐步将扶贫专门机构(扶贫办)整合到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精准扶贫和社会救助工作,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贫困都通过社会救助来统一解决,避免由于条块分割而造成的应该得到扶贫救助而没有得到,或者得到多重救助帮扶而形成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是推动扶贫资源和社会救助资源整合。脱贫攻坚阶段,扶贫资金有财政资金、社会资助、信贷资金等众多来源,而社会救助则完全依靠财政资金供给。建议逐步将扶贫资源和社会救助资源加以整合,选择脱贫攻坚任务相对较轻、扶贫成效较好的地方开展试点,使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的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是推动救助对象和扶贫对象的整合。目前社会救助对象和扶贫对象重合交叉,整合后可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分别制定精准救助政策措施,对绝对贫困群体实现社会救助“兜底”,对相对贫困人口实现社会救助“促发展”的功能,整体提升扶贫救助人群的生活水平。
四是推动专业化社会救助和扶贫社会力量整合。政府部门在扶贫和社会救助中,优化工作程序,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把专业性的救助工作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让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承担扶贫和社会救助重任,更好地把社会救助和扶贫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