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在2019年2月济南市莱芜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之前较长时间没有发现疫情,近期也没有再发生新的疫情,充分说明我省在“非洲猪瘟”预防上做了大量有效工作。但“非洲猪瘟”毒株存活时间长、传播路径多,目前尚未找到防疫和治疗的有效办法,控制不好会很快扩散蔓延,对生猪产业产生极大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且我省防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预防“非洲猪瘟”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我省防疫工作的主要不足在于:一是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基础能力不足,依规开展实验室活动的水平不高。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授权江西、湖北、安徽、山西等省46家实验室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工作,我省无相关实验室获得授权。二是我省建立了预防“非洲猪瘟”联席会议机制,但在调运监管环节联合执法机制尚未深度建立,加之我省收购餐厨剩余物的从业人员多且分散,用来养猪的泔水运输、处置监管难度较大。三是部分生猪屠宰厂和屠宰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检测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管理和预防上的漏洞。四是我省养猪户大多是不足500头的中小散户,普遍存在防疫意识差、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的情况。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检疫检测基础设施投入,尽快补足我省检测“非洲猪瘟”病毒实验室数量上的不足,加大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培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实现我省生猪生物检测的全覆盖。
二是强化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深化生猪调运监管联合执法合作,稳定生猪及猪肉制品物价,不断加大工作及督导力度,形成防治“非洲猪瘟”全省一盘棋。
三是鼓励各地建立餐厨剩余物处理中心,加大通过高温等办法对餐厨剩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力度,加大泔水收集、运输渠道的专项排查和严格监管,加大对随意处置泔水和泔水饲喂生猪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四是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严格落实生猪定点屠宰要求,严禁跨区域屠宰、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等行为,确保肉品安全。
五是加大宣传与督导,健全生猪养殖厂生物安全制度,严格生猪运输车辆登记备案,明确要求外来人员和无关车辆不得随意出入生猪养殖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