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卫山:关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提升癌症早期诊断能力的建议
癌症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不仅能够极大减少患者死亡率,而且临床期早期的平均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癌症防控体系,强化癌症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看,我国癌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每年新发的380万病例中有八成以上确诊时已达中晚期,这也导致我国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有效的筛查技术,癌症早期综合诊断能力亟待加强。
为此,建议加快研究使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辅助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癌症诊治能力。
一、利用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技术,从海量病历信息、临床知识、基因组数据、医学文献中挖掘有效信息,结合患者基因信息,研发建立基于证据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医生进行病变检测,实现疾病早期筛查,一方面大幅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体系,为用户提供临床诊疗、药品研发、保险经营、管理决策等全方位人工智能数据服务。
二、建立普适性日常监测体系并建立即时预警模型。一是开展基于居民日常生活的自主监测诊断。以智能家电为依托,增加对生理生活的自主监测,实时监控、收集、分析相应数据,开展健康评估、风险预警,提升个人健康管理能力,实现癌症等的早期预警发现。二是依托医疗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满足医疗机构的癌症患者随访、健康管理、延续护理管理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