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张泽玉:建管护多手发力 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我省水情形势复杂,近年来旱涝并存、旱涝急转情况常有发生。一方面,胶东地区供水形势严峻,客水依赖性高2015年胶东调水工程启动抗旱应急调水至今,累计向青烟潍威4市调水42.65亿m³另一方面,继去年台风“安比”“摩羯”“温比亚”造成大范围强降水后,今年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各市不同程度出现罕见洪水潍坊、滨州、淄博等市出现重现期50年一遇洪水,全省24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373.1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我省防汛抗旱任务艰巨既有气候反常多变、降雨时空不均的客观影响,也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一是水利设施水利工程欠账严重,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及河道建设标准低御洪能力差,部分行洪河道尤其是平原地区河道淤塞严重,延缓了洪水泄退进程,增加了洪水历时,加重了灾害影响二是重建轻管现象突出,尤其是小型水库及河道管护力量不足水平不高,许多小型水利工程无专职管护人员,管护不到位,遭遇超标准洪水往往损毁严重三是雨情及洪水测报预报机制有待完善,水库、河道上下游联合调度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为保障缺水城市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胶东调水工程基本常年运行,工程及机电设备无法及时检修,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难以按计划实施,工程运行可靠性降低,形成了相互制约的不利局面。为此,建议: 

  一、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整治改造。一是统筹考虑补短板与提质量的关系,根据流域或区域水利建设的规划标准,统筹上下游治理标准上游山丘区洪水水流急来水快破坏力强,水利工程洪水标准建议取上限下游平原区河道水流缓洪水历时长影响范围大,建议疏挖河道加固堤防,增加河道槽蓄能力,提升重点区域排涝能力。是科学厘定标准加快重点河湖达标治理工程进度,优先治理弥河、潍河、小清河等防洪问题突出近年来发生过洪涝灾害险情的河段河道。加速推进中小型水库、塘坝、水闸、沟渠达标整治工作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对病险水库、水闸及时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落实补短板项目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资金、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做好监测评估和调度工作。 

  二、科学研判水情变化趋势,优化防洪调度方式,实现兴利与除害双赢。一是根据山丘区、平原区洪水的不同特点,以流域为单元建立完善防洪预警发布机制,科学研判重要区域、重要水库上下游水情变化趋势,实施联合控制、精细调度,尽最大可能保障综合安全。二是提高水情预测能力,精准研判、综合考量确定水库、平原河网预泄水量,尽量为拦蓄洪水腾出库容。洪水到来时全力以赴拦蓄,根据下游洪水形势,控制泄量大小,最大程度减小对下游的影响。三是结合引调水工程、河湖连通工程实现水利工程全省一盘棋的科学调度,充分发挥库、河、湖防洪减灾和蓄洪兴利综合效益。 

  三、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工程管护。一是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管养分离”运维模式,明确权责理顺关系,细化养护标准,明确养护定额,推行工程运行、养护、维修市场化,将养护资金由过去的经费管理改为按合同管理,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养护工作灵活高效,从而降低运行成本精简机构和人员。二是加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护的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速水价改革,以改革促管理。三是按定额配足管理人员,足额发放管理人员经费,加强水利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 

  四、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供水保证率。一是按照“节水优先、保护优先”原则,谋划一批重点水源、重大引调水等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尽快启动南水北调二期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的区域供水骨干网络。二是修建一批水系连通工程,实现库库连通、河库连通、河河连通,提高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仅依靠引黄济青、胶东调水工程向青、烟、威调水的现状。三是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实施已建水源工程挖潜改造,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城市、乡镇研究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提高供水保证率。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