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在致公党杭州组织成立35周年之际,在致公党杭州市委会祖统委施利君主任的带领下,怀着“不忘初心,携手共进”的精神和对老党员、老领导的感恩之心,拜访了致公党杭州市委会二届主委董燮清老师。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我们领略了老一辈致公党员“致力为公”的精神风采,为建设和发展致公党杭州组织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从董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深刻感悟到了四个字——“正,诚,恒,谦”。
正:《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从一从止,守一而止”,意思是不偏斜,平正。这是董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董老师满头银发,神采奕奕,在他的身上洋溢着一身浩然正气和对致公事业的热爱。董老师1933年出身于河南省开封市,1949年参加革命,1984年2月加入中国致公党,1992年12月起任致公党杭州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主委、名誉主委。曾被选为杭州市七届、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杭州市八届九届党代会代表,在杭州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为人之师,董老师桃李满天下;身为致公党杭州市的主委,董老师为致公党在杭州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董老师说,“作为领导者,要关心下属,绝不能和一般同志去计较个人得失,涉及到个人利益的事一定要大度,要先考虑下面的同志,然后自己,不能与大家争利,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也是一个领导人应有的品质”。从朴素的话中,我们看到了董老师的一身正气,也看到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董老师认为民主党派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坚持原则是底线。董老师说,“在工作时也时常会碰到一些难办的事情,有的人找你办事,你不能办,对方不理解,不满意,发牢骚,甚至骂人。怎么办呢?一笑了之,原则就是原则,不能就是不能”。
诚:《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从言,从成”,意谓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孔子曾经说过“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礼记·中庸》也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董老师认为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是新时期民主党派成员必备的素质。作为致公党员要端正思想意识,注重道德修养。因此,在党员的发展上,要注重质量,不单纯追求数量。身为致公党员,要有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从形式上、表面上看齐,要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样才能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才能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能。
董老师一直强调“诚于中,形于外”,无论对新老党员,他都非常热情、亲切。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他是市委会的领导,大家还是愿意叫他“董老师”。在市委会工作期间,当听说有党员产生思想波动时,董老师骑上自行车,一次又一次到党员家中,跟他们谈心、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感动党员。他说:“党派不能给予党员金钱、权力,大家加入致公党,从事党派工作,靠的就是对党派的热情。作为党派领导,只有对大家真诚,才能凝聚党派的力量,才能努力把党派建成大家心中的家。”
恒:《说文解字》的解释“常也。从心从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恒心,永恒等等。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参加工作开始,几十年如一日,董老师身上生动地体现了一个“恒”字。
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董老师说:“加入致公党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我选择加入致公党,就是选择了一生致力为公的事业。”身为致公党杭州市委会领导,董老师在工作中碰到过不少困难,他说:“我们党派规模小,党员人数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其他党派一样,一点都不能少。”正是凭着解决一切问题的干劲和恒心,董老师带领党员们直面困难,将一个个问题迎刃解开。在每年的考核中,致公党杭州市委会无论在参政议政、在社会服务等方面,和其他党派比,毫不逊色。
谦:《说文解字》的解释“敬也。从言兼聲。”指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易·谦》中曾经说到“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作为新党员的我,经常听到老党员们说起董老师,心里偷偷给董老师画了一幅像:致公党两届市委会领导,鹤发童颜,不怒自威。但见到董老师后,除了鹤发童颜与画像一致,看到和感受到的只有那份平和、谦虚。刚一进门,他就热情地和每个人打招呼,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他非常谦和地一一答复。董老师说,“要我说党派工作中的成绩,我还真不敢说。我的一生主要是教书,同时还从事一些教学管理。党派工作是大家一起努力完成的,靠市委会机关的同志,更靠广大的党员。”他列举了好些党员的名字,告诉我们不要忘了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但恰恰没有说到自己。
董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工作“秘诀”,他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一定要顾全大局,不计较小事,和谐相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工作。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大家打成一片,不摆领导架子,始终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次简短的访谈,让我在董老师身上感悟到了“正,诚,恒,谦”的文化内涵。也鼓励我在老一辈致公党员的激励下,不忘初心,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捋起袖子、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