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创立“丝绸币”的建议

  致公党青岛市委党员、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国际战略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之峰反映: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内货币一体化也必将成为不可逾越的一步。建议国家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发展需要,以及沿线国家的支持程度,适时提出能够惠及沿线各国的新货币,即基于我国和俄罗斯货币为主的“丝绸币”,作为保障“一带一路”发展的配套货币。

  一、创立“丝绸币”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促使欧亚版图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新的经济战略格局,亚投行的发展也将巩固人民币国际结算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结算步伐引起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学家的担忧,因为人民币国际结算地位一旦巩固确立,将与美元功能极其相似,这是上述国家不愿看到的,最终会影响他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反作用力。

  二、创立“丝绸币”的可行性

  从东欧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看,俄白联盟、中亚五坦(哈、吉、乌、塔、土)属于俄罗斯影响范围,而东盟国家与巴基斯坦等国与我国交往密切,中俄两个国家的一体化合作,更能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亲近。

  三、创立“丝绸币”的相关建议

  1、打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基于地区经济集团理论优惠性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政治同盟的等级分类,可以推断亚洲经济一体化后货币的整合走向为:在大中华地区经济一体化之后(通过CEPA、ECFA),大中华地区将形成新的货币-即华元(即人民币、港币、澳门币、新台币整合),而亚洲经济一体化后,华元会将日元整合成为亚元。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区域货币整合。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提出,打破了这种经济理论,即可以暂时忽略日元,直接推动华币与沿线国家货币整合。

  2.创立基于华币和卢布的“丝绸币”。为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建议以“亚投行”为基础,以“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为背景,成立以华元与卢布为基础的欧亚货币联盟,在“一带一路”区域使用新货币,暂定其为“SILK(丝绸币)”。其他国家根据市场化发展和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入到这个货币同盟中。“丝绸币”在未来初期,可以不是实体货币,只是结算“货币”,待时机成熟时,可以转换成真实货币。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