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纳入“科技创新路线图”

  致公党青岛市委党员、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工程师周文鹏反映: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科技创新路线图”,以区分“科技技术路线图”,达到全面引导、指导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及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的目的。

  一、“科技创新路线图”与“科技技术路线图”的区别

  “科技创新路线图”与目前国家及各省市研究机构编制的技术路线图有严格的区分,技术路线图着重“技术发展、技术预测”,如技术发展路径、技术突破时间节点等,而“科技创新路线图”不仅考虑技术发展,还要体现出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三链融合发展,着重围绕“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关键技术突破、搭建创新载体等方面配置创新资源,积极发挥财政科技投入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开展技术创新。

  二、“科技创新路线图”在规划中的体现方式

  “科技创新路线图”在规划中的体现方式取决于规划的整体框架。若规划中将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分章分节体现,那“科技创新路线图”可在具体产业领域文字叙述后,用表格的形式将路线图的时间节点、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体现出来,将详细的路线图作为规划的附件。若规划中不体现具体的产业领域,而是将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目标作为各章节内容,“科技创新路线图”可选择几个重点领域,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体现,将详细的路线图作为规划的附件。

  三、编制“科技创新路线图”的建议

  1.成立“科技创新路线图”专家组与编制组。由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主要企业技术专家,分别成立科技创新路线图专家组与编制组。专家组主要负责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产业发展瓶颈等,编制组主要负责汇集专家智慧,将专家智慧、“互联网+”等新理念充分体现在科技创新路线图编制中。

  2.研究“科技创新路线图”纳入规划的可行性,构建规划编制新框架。规划编制的过程是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理念,体现规划前瞻性、指导性的过程。建议由规划编制组与专家组共同探讨“科技创新路线图”对于规划的意义、作用,及编制“科技创新路线图”的可行性。同时,需要对原有规划框架进行调整完善,将原有规划编制思路与科技创新路线图的编制思路进行整合,形成规划编制新框架。

  3.编制“科技创新路线图”模版。“科技创新路线图”重点突出“三链融合”与“资源配置”。因此,规划编制组需要选择一个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由专家组进行研究、评估,准确把握具体产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国家或省市的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明确国家或省市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确定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重点发展方向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规划编制组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凝练关键技术,搭建创新载体,配置创新资源,突破发展瓶颈,体现研发需求,形成“科技创新路线图”模版,以指导其它产业领域“科技创新路线图”的编制。

  4.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潜能。突出“三链融合”与创新资源配置。在“科技创新路线图”编制过程中分析具体产业发展中“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相互协同问题,找到弱链、断链环节,以及创新资源市场配置问题,健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保障机制,加强社会资源的协同,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