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建议合理规划沿海重化工业布局

  致公党莱山区支部党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传远反映: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明显。储油罐、反应塔、输油管网、巨型高炉等较为密集地分布于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规模以上重化工业比重超过工业的50%。由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运输成本最低,而且重化工产业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巨大,因此地方政府仍愿意上马重化工项目。但是沿海地区重工业化布局会给沿海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例如,2015年7月16日,已经停产一年半的日照岚山某化工厂的1000立方米液态烃球罐爆炸起火;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此外,我国沿海绝大部分省市都属于淡水比较短缺的地区,而重化工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耗水高,会进一步加剧淡水短缺局面。

  为此,建议我国综合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从全局角度做好沿海重化工业规划,增强当前沿海各省市在重化工布局的协调性和合理性。

  1、严格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当前,沿海省市无论是否具备条件都在发展重化工业,一窝蜂上项目,产业布局雷同现象较严重,产业发展规划在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上也高度相似,形成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产能过剩,而且资源利用上的低效会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重化工业。应进一步统筹沿海布局,严格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控制沿海重化工业的过快增长。

  2、加强整体规划,优化化工产业布局。目前,沿海地区省市在建设重化工项目时,所做的环境测评仅考虑该项目本身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顾及到该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其他类似项目,在地方提交的审批材料中也不会提到,容易造成该区域重化工云集,环境承受力接近极限。建议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从国家层面事先做好沿海重化工业的整体空间规划,沿海有关省市建设重化工项目时,必须符合国家整体规划。

  3、适度加大石化产业集约化程度。我国石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的现状使得生产运输过程中发生环境事故的概率增加,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国外重化工业的布局是集中式的,如日本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部地区;美国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西南的旧金山湾地区和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建议借鉴以上国家做法,集聚发展重化工行业,实现废水废渣的集中处理,减小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