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0月10日,阳光明媚的美国旧金山,有一群人,不流连九曲花街,欣赏万紫千红的鲜花;也不留恋渔人码头,品尝美味诱人的海鲜,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中国致公党的先驱,这一天,诞生了中国致公党和《中国致公党党纲》,宣告了华侨政治力量的新崛起。
凤凰涅磐之后的致公党和共产党血肉与共,扛起民族雄起的重担;大洋彼岸启航的帆船,从此在中国梦的宏图中扬帆,迎来九十周年华诞。
从没想过,一个幼教工作者,被中国致公党组织拥抱,走过十四年政治生命。我不是致公党辉煌的基石,但我愿是它天空中一朵微云,在晨曦里染一抹红,在余晖中添一片彩。
2002年前,没目标没方向的我,是一朵飘忽不定的云。
1985年8月,送走了自费公派赴美攻读博士的弟弟。那时,只盼他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没想日后我成为侨属、市侨联留联会理事;没想这朵微云执着眷恋在致公党的怀抱,越过流年的山高水长,找到人生的真谛。
因弟弟我格外关注留学生海外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并在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组织的活动中和侨界同胞聚会、交流、结缘。
由于弟弟在科研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成绩,激励我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升专业水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了市艺术幼儿园口碑最好,最有影响力的教研组长,唯一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
2002年春,一次侨胞联谊会上,有位长者的目光慈祥地注视我良久,他和南湖区统战部王部长一起向我走来,介绍相识、交流,才知他是南湖区侨联主席,嘉兴致公党支部组织委员陆有德先生。
我第一次知道致公党,内心充满了对致公党的好奇。
看了致公党党史,李济深、董寅初、黄鼎臣、罗豪才等令人崇敬尊重的前辈、大师跃然眼前。我从小崇拜有学问、有智慧、有气节的人,加入一个有“侨”“海”特色的政党,感受前辈的教诲和致公党组织的琼浆,便成了我梦寐以求的渴望。
2002年暑假,怀着赤忱之心的向往,先后作了两个决定,申请加入致公党;了却母亲遗愿,去美国探弟弟。“9.11”恐怖袭击的阴影未消,弟弟一度失联。
然而,致公党嘉兴支部领导关心着我的入党问题;丈夫和留学女儿的支持,坚定了我的选择,微云要飘向政治生命的新起点。我勇敢承受了园长“能者必须多劳”,去全托班“挑重担”,我的进入导致全托班人数空前超编。
一个多月后,上海美领馆特批我赴美探望弟弟,幼儿园上级行政领导批准我三个月探亲假。
尽管弟弟一再挽留,尽管签证并未到期,初次远离亲人,身处异国他乡,万分想念家乡和亲友,想念和我朝夕相处的幼儿,多次梦到家长焦灼期盼的召唤,我回国了。
传达室守门婆婆的抽屉底层,一封署名致公党嘉兴支部的信进入眼帘,原来去美后,我已被批准为中国致公党党员,党龄从2002年9月10日起。
辛勤耕耘的园丁,对教师节特敏感。有什么能比上这一天作为党龄起始日而来的欣喜呢!这是致公党给我的一份教师节大礼,是我人生收获的第一笔政治财富!
世上有什么美能抵过纯净仁爱交融于心的美!看到了华彩,感受了雨露,微云该如何拥有?微云该怎么收藏?卢梭说:“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人活着,若无信念,生命之动力荡然无存;若无价值,生命之美便杳然西去。
新年伊始,因市长和艺幼上级领导的关怀,我被借调到嘉兴市九三学社办公室,真正接触到民主党派是如何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工作之余常想,自己已是致公党的一员,要学习参政议政。
当时,市委提倡打造嘉兴文明城市,新建规划了许多道路和桥梁。我注意到道路的命名很难体现“江南古城”“人杰地灵”的形象和气质。比如以“洪”字命名的有洪兴路、洪波路8个,以“吉”字命名的有吉水路、吉阳路7个……,这样的路名与嘉兴城市的定位相悖,文字上有“山穷水尽”的感觉。
大街小巷调查后,我写下了《嘉兴市道路、桥梁重新命名的建议》,建议以嘉兴籍文化科学名人,如茅盾、沈钧儒或名山名水,莫干山、千岛湖等命名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一个主动融入全国城市发展的嘉兴。
此文在嘉兴日报发表,我把它改写成提案,作为建议提交致公党嘉兴支部。得到支部认可后,又作为团体提案上交,被致公党省委会评为优秀提案,我也被支部评为党务工作积极分子,我把得到的奖金全数交了党费。
我第一次领悟到世上还有一种感恩无法用言语表达。
阳光使微云斑斓;风使微云起舞;余晖中微云呈现了第一抹彩。
2008年9月11日下午,太阳城大酒店宴会厅,代表致公党南湖支部,我编排参与的古典舞《千里共婵娟》,在南湖区统战部的各界人士中秋节联欢会上精彩亮相,古典美女优美含蓄的雅韵、婀娜多姿的肢体语言,把传统佳节圆月相思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在场各界人士深深沉浸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氛围中。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及统战部领导的啧啧赞赏。
2011年7月,市委统战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组织“同心颂”主题文艺活动。我又接到编排演出任务,这次是代表南湖区统战部参与演出。
民族舞蹈节奏明快,技巧性强,舞姿优美,虽能带给人们美好欢悦的视觉享受,但需要一定基础和技能,所以学习民族舞的人并不多,参与舞蹈排练的10人中,7人来自不同的党派,市委统战部张兴华部长说,这个舞蹈真是多党合作的结晶啊!
纳西舞蹈虽美但罕见,舞蹈独特的动作,变幻的队形,对临时领命的党派同志来说,既陌生又困难,记住动作忘了队形;记住队形忘了动作,既要动作正确协调,又要合上音乐节奏;更要听懂乐曲旋律,表达出舞蹈的感情,确实不易。更忧心的是,我自费跑遍五县二区的文艺单位也看不到纳西族舞蹈服,给自己出了难题。
市侨联浦金英主席及南湖区统战部领导们的到来,给舞蹈的肯定和支持,增添了大家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白天,我提着笔记本电脑去裁缝师傅的工场,反复回放给她看演员舞动的纳西服;晚上排练回来,对着电脑视频一遍遍画着不同角度的纳西服图,最后师傅被我认真执着而感动,终于加班赶制了舞蹈服。
7月8日,“同心颂”主题文艺演出,在大剧院隆重举行。《纳西篝火阿哩哩》音乐响起, 仿佛给大家注入了年轻的活力,我们身穿风格迥异的纳西服起舞,热烈奔放欢快的纳西族舞蹈,使观看者耳目一新,赢得了市委统战部领导的一致赞扬。
亲友调侃我是动静结合体。从小热爱文学爱阅读的我,喜欢在静夜,让随风飘动的思绪,诠释出生命驿动着的美丽!于是一篇篇真情实感的散文;一篇篇灵动美好的游记;一篇篇血肉丰满的人物专访,在字里行间流淌。
散文《夜——静悄悄》刻画了莘莘学子,怀揣70美元告别贫苦母亲,前赴遥远未知之路求学的场景;游记《登重庆两江亭》等在日报发表;创编民间故事《端午寻源》,获2010年嘉兴市端午文化节征文二等奖;散文《端午香囊 .馨香飘溢 ——记忆中的香囊》,获2011年市南湖区端午文化节征文一等奖。
难忘怀的是《母亲的奉献》在嘉兴市电视台、电台、妇联等联合举办的“母亲节”征文中荣获一等奖和最佳真情奖;含着泪,怀揣母亲照片,我戴着花环领奖。
突发灵感而就的散文《看牙》,描述医患关系的美好愿望,在省《致公杂志》副刊刊登。二院龚院长偶然看到,把它当作倡导医护人员创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契机,登在二院的报纸上。
2013年暑期,受致公党南湖区支部委派,我成为“文化进社区”的义工使者,每天夕阳未落,就赶到解放社区教大妈们学跳民舞和排舞。水泥地晒到高温43度,酷暑印证“为伊消得人憔悴”,满头大汗终不悔!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它雕琢的人生轨迹如天籁之音跌宕起伏。诗人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选择了致公党,便全身心投入,直到地老天荒!
致公党九十华诞之际,我愿用清纯的文字再煮一壶墨香,将一个美梦婉约成风景,再抒一笔:我爱你,中国致公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