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记一次终生难忘、令人“茅塞顿开”的学习

  

  1998年10月26日,我生平第一次跨进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大门,荣幸地参加了由浙江省委统战部和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共同组织的、为期15天的“1998年度第二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在这次培训班上,老师系统的、别开生面的讲解,解答了我在政治理论认识上的众多困惑,令我茅塞顿开。这件事虽然已过去许多年,但已成为我致公党党员生涯中终生难忘的大事,也是永远不可复制的重大收获!甚至可以认为促成了我思想认识上的转折和飞跃!如果没有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一些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惯性思维,不知道还要困扰我多少年。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已经深入人心,百姓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埸经济等学说和理论,都能正确认识和接受。我对邓小平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无限的敬佩!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和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深刻分析了我国国情,在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随着实践的发展,1987年党的13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并据此阐明了在初级阶段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研究制定了符合这一阶段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然而,当时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我感到十分困惑、很难理解,建国30多年了,一直在搞社会主义建设,怎么一下子倒退到初级阶段了呢?!现在回头看一看、想一想,究其原因还是应该可以理解的。

  我是出生在40年代中期的人,是被称之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几乎是与新中国同步成长起来的。特殊的亲身经历和阅历,让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发展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和自己的认识。尚能依稀记得儿时所见到的许多轰轰烈烈的历史埸面。如新中国刚建立以后人民群众振臂高呼,打倒恶霸地主的土地改革运动;就在当地执行枪毙反革命分子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人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老百姓送去鸡蛋、衣服、家用铜器、铁器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全民大动员;还有1951年、1952年开始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坚决地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等领导干部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案件,震动了全国。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从组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全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学习总路线总任务的宣传顺口溜,至今记忆犹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出门坐汽车......”这就是当时中国老百姓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梦吧!

  我亲眼目睹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热火朝天的埸面,并且还亲自投入到大办钢铁运动。学校也停了课,大家参加敲矿石、炼焦碳、拾砖块、建高炉,拉风箱、炼钢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似乎社会主义就要到来,共产主义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与此同时,经常唱着激情兴奋、斗志昂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歌曲,如“我们要和时间赛跑”、“社会主义好”、“赶上英国用不了15年”、“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等。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深信不疑!社会主义社会一定应该是公有制经剂和按劳分配,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对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之前六十年代,甚至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某些时候,继续在建设社会主义也深信无疑。

  但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主义,多少时间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我从来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或者说从来也没有认真的思考过。凭着自己的经历和直觉,跟着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建设社主义的运动和各种宣传口号,认为30多年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应该不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吧!

  这次来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每一位老师的讲课,都作了非常精心的准备。我在至今保存完好的学习笔记本上记着这样几句话:“听起来并非枯燥乏味,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老师说出了我很想知道,但无处询问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答案。”

  顾宝乎教授所讲“深入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讲述,特别精彩。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大支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它既不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形成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经历这一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才能为社会主义的成熟和完善奠定必要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可以说,建国三十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基本上是按照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化理解去实践的,这当中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就从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很快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时老师一句别出心裁的插话:“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要补上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这一课”。当时既让我捧腹大笑、又让我“茅塞顿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克服和纠正了以往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出发点上来。

  今年10月,我们将迎来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写下这一段文字 ,作为献给“致公情•中国梦”的一份心意吧!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